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沅澧人物>详细内容

林伯渠

发布时间:2022-03-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出生于湖南安福县城北(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1905年8月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7月加入孙中山重组后的中华革命党,1921年1月加入上海中国共产党,1922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曾参加辛亥革命、湘南护法战役、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曾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

林伯渠先入父亲创办的私塾就读,后和堂兄林修梅一起进道水书院读书,1899年春转到钦山寺学馆学习。1902年,林伯渠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1903年冬,西路师范举行选拔留日学生考试,林伯渠以第一名成绩录取。1904年春,林伯渠起程赴日本学习,夏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就读师范科。留日期间,林伯渠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廖仲恺等大批革命志士。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黄兴、宋教仁介绍林伯渠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6年初,林伯渠被东京同盟会总部派往湖南长沙办理振楚学堂,兼在西路公学任职。他负责与潜往桂林策动巡防营起义的黄兴及在湘西联络会党的谭人凤通讯联系,兼管《民报》的秘密发行工作。

1907年4月,东京中国同盟会总部通知在湖南的林伯渠,设法前往东北,协助宋教仁等工作,共同策划边疆革命。林伯渠于1907年秋到达吉林省会,被委派为吉林省劝学总所兼宣讲所会办。通过办学,秘密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与当地的革命党人联系和发展同盟会会员。

1908年7月,林伯渠被调到吉林提学司图书科当科员,名义上仍兼劝学总所会办。同年10月,调任提学司普通科一等科员,掌管各级师范学堂、中等学堂一切事务及通俗教育和博物馆等。1911年7月31日,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8月,林伯渠奉同盟会中部总会之召,回到上海工作。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遭刺客暗杀后,林伯渠积极参加革命党人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林伯渠受到通缉,于5月逃亡日本。林伯渠先后进入日华学校、中央大学、正则学校和东亚商业学校学习。1914年7月8日,林伯渠与堂兄林修梅在日本一道参加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而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林伯渠被派回国,到“汉口长沙组织反袁机关”。其后,他又被派任为中华革命党湖南支部党务科长,从事反袁组织工作。同年年底返回日本。1916年2月28日,林伯渠受中华革命党总部派遣回国参加反袁斗争,并担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部参议,后出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1917年,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与湘军旅长林修梅、零陵镇守使刘建藩一道发动衡阳起义,参加护法战争。

1920年,李大钊介绍林伯渠去会见陈独秀。同年初冬,林伯渠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和陈独秀见了面。1921年1月,林伯渠经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加入了上海中国共产党。

1922年6月6日,陈炯明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林伯渠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前往上海,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开始从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改组宣言,林伯渠任国民党中央总务部副部长。

三大以后,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进行改组,林伯渠被编到第三组即西门小组。上海区委在改组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指定沈雁冰为国民运动委员会的委员长,林伯渠、张春木、张国焘、杨贤江、陈其寿、黄让之、董湘、刘宜之等为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指定林伯渠、张国焘等为区委的政治报告员,轮流到党的各小组或大会讲演有关时事政治问题。

因为林伯渠既是国民党中央总务部副部长,又是中共上海党组织国民运动委员会的成员,当时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许多共产党员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国民党,都直接或间接地同他有关。1923年6月间,国民党中央总务部接到旅欧总支转呈周恩来等意欲加入国民党的报告,7月,经林伯渠与彭素民商量,即以部长彭素民的名义复函巴黎王京歧,接纳周恩来等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临时执行委员会成立后,林伯渠继续留在上海,协助廖仲恺积极筹备改组国民党的工作。年底,他再次来到广州,担任广东《革命评论社》的主任,起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在国共两党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之间进行磋商和斡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毛泽东等十名共产党员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推选林伯渠为农民部长。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广东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将大元帅府改为国民政府,决定成立监察院和惩吏院,并推举林伯渠、谢持、黄昌谷、甘乃光、陈秋人五人为监察委员。

1925年8月,林伯渠出任国民党中执委和中央常委,更直接参加了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林伯渠参与决定和领导了广东国民政府举行的东征和南征。十月间,他以国民党中央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广东省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导广东建立国民党省党部,选举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代表。1926年元旦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开幕,会议选举了共产党人林伯渠、谭平山、李大钊、于树德、吴玉章、杨匏安、恽代英等七人为中委;在随后的二届一中全会上,林伯渠、谭平山、杨匏安又被选为中央常委(共九人)。

1926年6月1日,林伯渠辞去农民部长、中央财务委员、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等职务,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从事第六军的政治工作。

1927年3月,林伯渠在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出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宁汉合流后,他即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林伯渠化装潜入香港,后经中共和共产国际同意确定到莫斯科去。1928年秋林伯渠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9年2月,进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特别班。1930年夏,林伯渠被派去海参崴中国苏维埃党校工作。1932年下半年,他借去南俄养病的机会,专程到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请求派他回国。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回国。翌年3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

1934年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布长征命令,林伯渠被编在中央纵队,担负着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长的职务。1935年2月20日,总政治部决定取消各级没收委员会,改为在各级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下设没收征发科,负责指导与计划没收征发工作,军委纵队的没收征发工作由林伯渠直接负责。

1935年冬,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部长,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1937年7月,林伯渠和周恩来、博古前往上海、庐山,与国民党中央直接谈判。7月15日中共代表抵达庐山,同蒋介石、张冲、邵力子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谈判,8月22日,南京政府终于宣布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日,林伯渠与周恩来同去洛川,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9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陕甘宁特区政府正式宣布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为主席,张国焘为副主席。自洛川会议以后,林伯渠集中全力从事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林伯渠在西安就国民党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问题,多次同西安行营蒋鼎文进行交涉,与南京政府指派的代表彭昭贤、谷正鼎、郭械嬛等谈判。1938年7月,在武汉出席第一次参政会期间,他直接找蒋介石交涉,迫使蒋核准将此问题“交孔祥熙解决”。9月间,他拟定了《陕甘宁边区改省计划案》,提出援照四川成立西康省的先例,将陕甘宁边区改为河套省,下辖三省边界地区四十五县。1939年1月,他根据毛泽东关于“边区事情由我们办,保证民主制度”的指示精神,主持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民主选举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副主席、政府委员和法院院长。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补选为中央委员;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林伯渠在历时八十八天的会议上,先后作了多次发言。会议在检查抗战以来边区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时,林伯渠就政权工作中,部分党员存在着严重的闹独立性(特别在上层)和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作了《政权工作中两个根本思想问题》和《关于整党问题》的发言。

林伯渠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后,接受了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的任务,并受中共中央委托,前往东北迎接李济深、李德全、沈钧儒、章伯钧、马叙伦、谭平山、沈雁冰、邓初民、郭沫若等30多位民主人士进北平。1949年2月26日,林伯渠参加了在怀仁堂举行的欢迎民主人士大会。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林伯渠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林伯渠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1954年9月,林伯渠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他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5月下旬,他率先到湖南视察,先后视察了益阳、常德、临澧等地县的许多单位,找基层干部交谈,了解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57年到广东、杭州农村和上海、南京一些工厂视察;1958、1959年,他先后到内蒙、山西、辽宁、宁夏、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各省、区视察。1959年7月1日,他赴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60年5月29日上午10时,林伯渠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