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夫妻王悦贞、翦去病
王悦贞(1907-1927),女,武陵人,家住常德东门外二铺街。少时在常德育德女子小学读书,成绩优异。毕业后赴长沙考入稻田女子师范(后改为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在校时加入共产党,上海“五卅”惨案发生,与同乡同学积极参加反日宣传。
毕业时,正值大革命的风暴席卷长沙,她奉组织派遣,到湘阴从事农民运动,不久便成立湘阴县农民协会,她被选为宣传委员。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声势浩大,国民党的湘阴县长吓跑了。农民协会组织新的苏维埃湘阴县政府,推选王悦贞任常务委员兼主席(即县长)。她领导农民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钟恒生等八人,当地群众拍手称快。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湘阴也发生反革命事变。王悦贞回到常德,与翦去病同志结为伴侣,住在大西门万寿街。翦也是常德人,又名遂如,在长沙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长沙与黄爱从事劳工运动,后参加共产党。大革命时期,郭亮担任湖南总工会委员长,他任秘书长。马日事变后回到常德,仍从事地下活动。1928年3月王悦贞生一子,取名亚雄。当年6月初与翦去病同时被常德县清乡第二指挥部逮捕。
6月11日,王悦贞被从狱中提出,敌人对她说:如果此时招供未为晚。王大声说:“要杀就杀,不必多说。快将我的孩子抱来,我要为他喂最后一次奶!”家人将孩子抱来,王就地坐下,抱着孩子,解衣喂奶。刚喂了两口,监斩者突然将王的奶头从孩子口中拉出,另一手把孩子推倒在地,王霍地立起,挺胸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一路上没有住口。最后反动派将她杀害在泮池玉带河边,时年21岁。
当王悦贞为孩子喂奶时,态度从容,视死如归,然母子如此永诀,实属惨绝人寰,观者无不落泪,更有哽咽失声者。有人为之诗云:“公堂权且作闺房,席地哺婴乳尚香;母子临刑生死别,两旁观众泪千行。”
翦去病在狱中曾为王题“精神不死”四字。6月19日翦也被杀害于泮池,时年30岁,其子两岁时患病死去。
1958年,党和人民政府将王与翦的遗骨迁葬于德山烈士公园,并立有石碑,以为后人凭吊。
革命夫妻王悦贞、翦去病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