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芷兰故实>详细内容

周恩来得意学生的悲壮人生:毛泽东亲为他写挽联

发布时间:2010-07-16 信息来源:党史纵横 浏览次数: 【字体: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视察筹建中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当他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时,十分焦急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王尔琢是何许人也,竟让总理念念不忘?

  他是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

  王尔琢,字蕴璞,1903年1月23日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少时,王尔琢开始在村里读私塾,1914年进入官桥国民小学,三年后入石门县县立高级小学,1920年7月,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

  1924年暑假期间,王尔琢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招收学生的消息,立即赶赴长沙参加初试。他的文章《试述入黄埔军校之志愿》受到了主考官何叔衡的赞赏,并顺利通过考试。随后他又筹足路费,奔赴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的入学复试考试,主持考试的恰好是毛泽东,王尔琢再次通过考试。就这样,王尔琢被黄埔军校第1期正式录取。在校学习期间,他努力刻苦,各个科目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当时,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对王尔琢极为赏识,经常找他谈话。1924年末,王尔琢在周恩来的直接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30日,王尔琢从黄埔军校正式毕业,周恩来就让王尔琢留校,连续担任第2期、第3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

  1924年7月,陈炯明与广州大买办头子陈廉伯勾结,妄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团叛乱”。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调集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参加平叛,王尔琢指挥学生分队,配合其它力量,平息了这次叛乱。1925年1月15日,占据在潮、汕一带的军阀陈炯明依靠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的军事援助,准备进攻广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实施东征,东征的主力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王尔琢在学生军第一教导团任连党代表,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由连党代表提升为营长。6月间,王尔琢率领的一个队的学生军又随主力回师广州,参与平定了滇军杨希闵和桂军刘震寰反革命叛乱的战斗。

  1927年7月,王尔琢接受党的派遣,赶赴江西九江马翅岭,担任张发奎的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一职。不久,“七一五”政变爆发,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清党,25师离开九江奉命参加南昌起义,王尔琢与周恩来一道赶往南昌。南昌起义后,王尔琢与周恩来分别,周恩来没有想到,这竟是二人的诀别。

  他是朱、毛红军的参谋长,被称为“飞兵团长”

  1962年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一文中说:“1928年4月28日,我们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这部分队伍和湖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同毛泽东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1928年5月4日,在砻市举行了两军会师大会和红四军成立大会,会上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四军”取意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所在的四军,当时又被称为“铁军”。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设第10、11、12三个师,每个师下又设3个团,其中第10师的师长是朱德兼任,第10师下设第28、29、30共3个团,王尔琢兼任第28团团长一职,这年他只有25岁。

  井冈山会师后,革命的武装力量更加壮大了。不久,蒋介石调集了湘、赣两个省的“进剿”军队,妄图消灭革命力量。面对来势汹汹的反动军队,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是井冈山根据地军民的首要任务。王尔琢参谋长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了适合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还亲临前线直接指挥作战。

  1928年5月中旬,江西的国民党军队第27师两个团从拿山向根据地进犯,王尔琢协助朱德率28团、29团迎击敌人,走在前头的29团首先与敌军的先头营相遇,并将敌人打垮。王尔琢料定后面一定有大股敌军,于是立即把28团换成前卫,预先在敌人必经的地方设下埋伏。翌日清晨,果然有两个团的敌人出现,王尔琢立即率队英勇出击,首先歼敌第81团,接着又冒着倾盆大雨乘胜追击,击溃敌第79团,并占领永新县城。

  红军挫败赣敌的两个团后,敌第27师师长杨如轩又带4个团从吉安进犯永新,王尔琢率部主动撤出永新县城,后又根据红四军军委的命令,绕道袭击湖南茶陵。杨如轩得知红军主力远在茶陵一带时,就派两个团向宁冈进犯,还派一个团向永新涅田方向警戒。正在湖南茶陵的王尔琢得知敌人进攻宁冈的前锋已抵达龙沅口后,率领部队向东杀了个回马枪,一天急行军130里,赶到敌人西进的必经之地并预先设下埋伏,向西警戒的一团敌军根本没有想到红军会出现在这里,大摇大摆地进了红军的伏击圈,王尔琢指挥部队将敌军包围起来,然后向敌人组成密集火力网,激战一个多小时后,全歼敌人,并当场击毙敌团长。战斗结束后,王尔琢又率兵直扑永新县城。红军攻进城门时,敌第27师师长杨如轩正在他的司令部听留声机,闻得枪声大作,才仓惶逃命,逃跑时还被流弹击伤。王尔琢率领的28团因此役而名声大震,被称为“飞兵团”,王尔琢也被称为“飞兵团长”。

  这次粉碎蒋介石“进剿”的战斗,我工农红军全歼敌军1个团,击溃2个团,缴枪1000余支,取得了威震湘、赣两省的空前大捷。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朱德在作战总结会上,对红28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陈毅亲手为他书写,朱德为他致悼词

  王尔琢的第28团下设3个营,第1营营长是林彪;第2营营长是袁崇全,党代表是杜松柏;第3营营长是肖劲。在部队重返井冈山途中,由第2营营长袁崇全带领其属下的几个连和军部的机枪连、五连打前卫。1928年8月25日,当部队到达崇义新地圩时,袁崇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他还串通营党代表杜松柏,伙同副营长,胁迫该营及一个机枪连、迫击炮连共6个连向敌部刘士毅投降。袁崇全的行踪引起了四连连长粟裕、机枪连党代表何笃才、六连党代表赵尔陆等人的怀疑,他们识破了袁崇全的阴谋,率领4个连设法摆脱了袁崇全,但第5连和迫击炮连还是被袁带走了。

  针对这种情况,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商量对策。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则主张“喊”回来,王尔琢自信地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朱德提醒王尔琢说:“你平时爱护、关心士兵,战士们拥戴你。但叛徒是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还是打回来吧!”但王尔琢仍然坚持说:“我量他袁崇全不敢向我开枪!”朱德和陈毅也考虑到袁崇全对王尔琢一直很尊敬,就决定派王尔琢带领军部警卫排去追。那时被袁裹胁的叛变部队已经登山准备反抗。王尔琢边走边喊:“我是团长王尔琢,是来接你们回去的!”一听到王尔琢的声音,叛变的士兵没做任何抵抗就跑回王尔琢的身边。

  王尔琢向战士们问明情况后,布置警卫排从两侧包围上去,防止袁崇全等人逃走。当时袁崇全、杜松柏正在庙里打麻将,王尔琢看在是同乡,又是黄埔军校同学的份上,不顾危险对着庙里喊到:“袁崇全、杜松柏,你们快出来,我接你们回去!”听到喊话后,袁崇全首先冲出来,他手持双枪,二话没说,对准王尔琢一连打了几枪,正打在胸部。王尔琢当场牺牲,年仅25岁。自知不妙的袁崇全趁着夜色跑掉了,跑时还带走了一个排投降了刘士毅。然而不到半个月,红四军攻克遂川县城,生擒了袁崇全这个可耻的叛徒。红28团全体官兵召开公审大会,亲手处决了这个叛徒,为他们的团长王尔琢报了仇。

  王尔琢牺牲的消息传来,红四军中一片痛哭之声。1928年10月中旬的一天,红四军军部在宁冈砻市草洲上为王尔琢举行了追悼大会,战士们临时搭了座小台子,中间挂着大横匾,匾上用棉花精心缀成“赤潮澎湃”四个大字,两旁挂着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追悼会由陈毅主持,朱德致悼词。毛泽东的一句“留却重任谁承受”高度肯定了王尔琢的历史功绩。的确,王尔琢的红28团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老部队,后补充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精干力量,全团1900多人,是红四军中有名的“钢铁团”,28团一个团的战斗力可以与国民党军1个师相抗衡。

  王尔琢牺牲后,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再三思考,决定由28团1营营长林彪接任王尔琢的团长职务。这年,林彪年仅21岁。(苗体君 窦春芳 原载《党史纵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