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芷兰故实>详细内容

沈从文黄永玉与常德的情缘

发布时间:2010-01-15 信息来源:常德史志网 浏览次数: 【字体:

  

        沈从文与黄永玉,皆是湘西那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凤凰飞出的两只“金凤凰”。前者是开启我国现代散文新风的一代大师;后者是集画影诗书之大成,至今仍活跃在文坛的巨擘。两位大师,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启合,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成就享誉中外,影响深远,令人敬佩。

  常德人对二位大师的崇敬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主要是二位大师与常德结下的缕缕情缘。

  沈公在他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便来到了常德,在笔架城上的独步遐思,在麻阳街上的流连忘返,在沅水船上的谈笑采风,在桃花源里的探幽寻梦,均表达了沈公对常德人文风物的情有独钟,眷恋不已,并以他那无与伦比的笔力,写下著名散文《常德》、《常德的船》、《桃源与沅州》等篇章,是对常德当年那段历史的见证,是奉献给常德人民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今重温其大作,宛若将人们带回那百味杂陈的年代,不由得勾发抚今追昔之情,更觉今日常德繁荣昌盛之局来之不易。不忘常德的过去,珍惜热爱今日之常德,努力开创常德美好的未来,既是常德人的天职,也是对沈公的无限追思。

  常德人不负沈公之先导,努力学习他的散文风格,奋笔续写常德的新篇章,在沅澧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散文作者。并成立了我省唯一的散文学术团体——常德散文家学会,其会员以及集聚的散文爱好者之多居全国地市之首。常德《散文时代》杂志的出版发行,不仅表明常德散文人才济济,具有厚实的散文创作基础和势力,而且标志着常德的文风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展时代风采,盛世辉煌尽显纸笔之间。如果说当年沈公在常德播下的是现代散文种子,那么,如今则是开花结果之时。如此文运昌盛,堪可告慰沈公在天之灵。

  黄永玉大师与常德的情缘,是由于他出生在常德,以出生地论籍贯,大师也是地地道道的常德人。

  往游凤凰时,导游介绍说:黄大师的父亲黄玉书是个进步文艺青年,毕业于常德师范,曾以通草作画捧回巴拿马赛会铜奖;母亲杨光蕙毕业于桃源省立二师,是位思想开放的女性,后执教鞭,善育桃李。1924年8月24日,黄大师出生在常德,黄家大喜,其祖父为大师取名黄永裕,不久便随其母回到凤凰老家。自此离开常德后,便在凤凰成长,尔后走向社会。黄老凭着天赋加勤奋,历尽艰辛,终成一代艺术大师。今虽已年过八旬,仍光彩照人,活力迸发,并以他那博大胸怀和精深造诣,不遗余力的传递文化薪火,为社会作贡献。黄老也曾回到过常德,由于行程匆匆,未能多留住黄老赐教。但常德人仍渴望和欢迎黄老有机会多回常德看看,并衷心向他祝福!

  二位大师起步沱江,涉足常德,出洞庭而博弈天下,成就一番大事业。常德人为这种缘分而庆幸,当效大师风范,接过薪火,发扬光大,以资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插图:周志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