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阁老辞朝还乡
杨阁老即杨嗣昌,家住常德城的杨家牌坊,是明朝末年的大臣,多计谋,善辞令。一次,他辞朝还乡,因想到自己为官多年,没有积蓄,不能给家乡父老带回什么好处。而皇上非常贪婪,守着皇库里大块银子不用;还一味向老百姓加税,百姓痛苦不堪。他心生一计:叫家人将红纸包砖头,往官船上搬,并大张旗鼓地写了“杨阁老辞朝还乡”的字样,用竹杆扦在官船上。
朝庭有人知道后连忙禀告皇上,说是杨阁老把皇库里的金银装了几船运回家。皇上听了大怒,忙传旨宣杨嗣昌上殿。杨阁老不慌不忙说:“启禀皇上,臣在朝为官多年,一直清正严明,哪有许多金银。至于皇库金银,乃老皇遗物,陛下都不敢动用分厘,臣有何斗胆!那船上装的是城中砖块,外面用红纸包着,只不过是一壮行色;家乡父老见到我带回不少金银,也表明皇上对我的恩典”。皇上和大臣们都不相信,表示一定要检查。杨阁老说:“启禀皇上,船上装的若是金银,臣当受死,如若不是呢?”皇上说:“若非金银,便照数补偿。”马上派人查看,确是砖块,皇上命人给杨阁老换上金银。后来,皇上问他运回那么多金银做了些什么?杨阁老说:“给老百姓做点好事。”
杨阁老回到家乡常德,将大部分钱赈济灾民,剩下小部分钱,在东门外修街半边,命名“半边街”;在北门离城七里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命名“七里桥”;在对着府学宫的城墙上加了三尺高五磴砖(后称笔架城),称为“城加三尺”。后来并上奏皇上说:“修街半边,桥修七里,城加三尺。”自此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