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文化丛谈>详细内容

清清澧水河

发布时间:2010-07-28 信息来源:常德史志网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外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到过一些地方,慕名领略了一些名山大河,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但往往去过之后,留给我的就只剩下那些“名气”,再无其它了。多少回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家乡的那条澧水河。

  澧水是一条小河,在湖南四大水系中排名最后。在我家乡的那一段,属澧水河中上游,河面不宽,水也不深。

  但就是这条小河,却赐予我们无比的快乐。

  游泳是我们最大的爱好。澧水河边长大的人,上至成年男女,下至5、6岁孩童,没有不会游泳的。一到夏天,满河都是人,白天大家弄得满身臭汗,傍晚了,一齐涌到河边,清洁身子,游游水,休息休息。先是一头扎进河里,钻几个猛子,把全身弄凉爽了,再痛快地甩开膀子,游上几丈远。年轻一些的,则来点刺激的,那就是——横渡澧水,从河这边游到对岸。这河正处水电站下游,水流很急,横游需要很大的技巧,也特别费体力,游得好的几分钟就能游过河,不会游的就要花些时间了。先游过河的最爱站在沙滩上,朝对岸骄傲地挥舞起手臂,引起男女老少一阵欢呼和艳羡(据说很多的少男少女就是这样瞄上眼的)。而那些体力不支的则被湍急的河水冲得越来越远,最后筋疲力尽的爬上了岸。

  我们那时候只有艳羡的份。小孩子的体力不行,是游不过去的。但我们也不甘寂寞,我们会玩技巧——跳水,和现在的比赛的跳水略有不同,没有那么多的空中翻,腿要求有多直,但花样也很多,有倒插、转身跳、双人跳、多人跳、空中舞蹈,等等。所以成年后,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奥运会的跳水比赛,都有一种嗤之以鼻的感觉——这也能拿金牌?那我们不早就成了国际健将了!

  跳水在水急的地方是不行的,得在静水处,不然一跳下去被水冲走了就不好玩了。善解人意的澧水河早就为我们准备了这些地方。新安漫水桥就是个最佳的跳台(也不知当初为什么要修一座会漫水的桥,当澧水河一发起怒来,这桥就不大管事了)。桥距水面3、4米,桥下水很深。站在桥上,河底的鱼、砂卵石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桥上没有栏杆,开车的要小心翼翼,行路的都要走桥中间。

  但对我们来说,这没栏杆的漫水桥却是个天然的跳台。一群小伙伴欢呼着涌到河边,三下五除二甩去裤子(热天里我们是不穿上衣的),跳到河里,将浑身弄凉快了,又呼拉拉跑上桥,摆上几个pose,呼着叫着从桥上跳下去。光跳一下是没什么趣味的,得有些姿势才够味。最普通的就是跳的时候在空中做些鬼脸,呼喊些口号,比如“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等这些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显得十分的悲壮和大义凛然,象狼牙山五壮士一样。但喊口号也有讲究,舌头要快,不然一句口号没喊完,人已经落到水里去了。一些不会喊的在水里还在喊,不知呛了多少水。好在清清的澧水河是那样的干净,澧水河边家家户户都是喝这水长大的,呛一点是没问题的。

  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就很会跳水了。站在桥边上,定定神,一个倒翻,头朝下,身体笔直地落入水中,没有一点水花(那个时候的我们,就已经知道水花小就是跳得好的了,这澧水河就是养人)。还有的背朝河面,一个立定起跳,倒着身子跳下去,姿势也是十分的优美。还有些人就更会玩了,十多个人手牵着手,从几米远的地方来个助跑,喊着叫着一齐从桥上跳下去,只听一声巨响,河面上激起巨大水花,引得河中一片叫好声。几秒钟后,水面上才慢慢地探出一个个的小脑袋,一边摆着头上的水,一边欢快地笑着。

  虽说是生长在河边,在河里玩耍却一直是让大人不放心的,他们不让我们去河里游泳。但有一个时候,却会让整个村子的人齐聚河边。那就是青山水电站关闸蓄水的时候。

  青山水电站是澧水河上一座小型水电站,枯水季节会经常关掉闸门蓄水。澧水河水面浅,水流急,关闸时,水一下子就流完了,那些鱼儿、虾儿、螃蟹突然没有了水,就全部搁在石头上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这些鱼捡起来。在食物紧缺的年代,这些鱼儿就成了我们的山珍海味。

  关闸是不会预先下通知的。最先发现关闸的往往都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看到关闸了,先是飞跑回家,一路狂奔,一路大喊:“关闸了!关闸了!”叫喊着让大家去河里捡鱼。拿了水桶、面盆,或是竹篓子,又是一阵狂奔,但这时候狂奔的就不是一二个人了,而是一群群的人,大人小孩们都扔掉手里的活儿,往河里跑。跑到河里,就往那些河段好、鱼儿多的地方赶。大家捡鱼都很有经验了,知道哪些地方鱼多,哪些地方虾多,哪些地方鱼大。往往也就是十几二十几分钟时间,河滩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手脚方便的不方便的,视力好的不好的,都赶到河里。澧水河对大家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来了,决不会让任何人空手而归。

  水冲过的石头很滑,赤着脚非常不好走,稍不小心就会滑倒。长水草的地方绿油油的,看上去惹人爱,但却也是很会缠人。但这些都丝毫不会影响人们捡鱼的热情。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聚会,一边捡着鱼,一边聊着天,小孩们蹦着跳着,边捡鱼边嬉笑打闹。刚失去水的鱼还都活蹦乱跳的,在砂石上做着最后的挣扎,却也在指引着人们去捡它。不多长时间,大家的手里的鱼都已经是半桶、一桶了。

  这时候也到了放水的时候了。水电站不会关很长时间的闸,往往就个把小时。一放闸,水又哗哗地流来,大家又要赶紧撤离了。于是,满河都是吆喝声,开闸了,快跑噢!男人喊女人的,大人唤小孩的,回家啦!回家吃鱼去啦!

  如今,每每听到那熟悉的乡音,看到那熟悉的乡亲,就总会想起那条清清的澧水河,想起她带给我们的种种快乐,心里就一阵温暖,总有一种想再去亲近她的冲动。好在我工作的地方距家也并不远,于是乎,我又多了个常回家看看的理由。

  清清澧水河啊,我永远的母亲河!

 

(临澧党史办向常德史志网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