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上双洲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约上几位好友驱车去桃源县城,去会心仪已久的双洲了。
我们在桃源师范学校附近的江岸边租得一只小木船,十余人便挤了上去。在柴油机“嘟嘟”的吆喝声中,小船稳稳地在江面上滑行,径自朝横卧在眼前的双洲驶去。
双洲,是沅江中间的两个小岛,因为成双配对,就叫双洲了。
我是湖乡里长大的,水与我一辈子结缘很深。此时船到江心时,我情不自禁地掬起清亮的江水往自己的脸上抹去,有说不尽的自心底涌出的甜美,想不到滔滔的江水竟也这般清纯、碧透、亮澈,使我自然想到了秋天的沅江之水,就像波光粼粼的湖水那般深邃而清澈,像小溪的流水那般缠绵而婉转,像绕村过镇的小河那般多情而富有诗意。在我的眼里,此时的沅江真像位站在屋后的山岗上等候情哥哥到来的情窦初开的乡野姑娘,分明有一腔企盼和向往,却显得有些难于掩饰的腼腆;分明是背着父母在私下约会情人,于大胆泼辣中透露出几许温存和细腻。沅江啊,想不到在秋天里真像一位村姑,急切切地去会情人洞庭哥哥。
湖南有四条大江在大地上飘行:湘、资、沅、澧。人们常说沅江在四水中最为古老,最多险滩,最长最弯,最为神秘,特别是最“野”,脾气暴躁,有时翻脸不认沿岸的乡亲。沅江发源自贵州省都匀市斗篷山麓,那里竖立了一块由黄永玉题写的“沅水源”三个大字的石碑,在石碑的一方石壁上刻有由贵州省都匀市人民政府、湖南省水文资源勘测局、潇湘晨报三家联合写的《沅水颂》。沅江,东以雪峰山与资水为界,南以苗岭山与柳水为邻,西以梵净山与乌江相隔,北以武陵山与澧水分野,汇1491条支流(其中一级支流152条),自高山峡谷中泻出,波涛滚滚直奔洞庭湖。或许它本来就这样娴静、温顺,只是由于与烟波浩淼的辽阔无边的洞庭湖有千年的约会,才急冲冲地日夜不停步地一路呼唤着朝洞庭湖奔去,心急脚步快,加上一些大山沿途阻拦,一些大小河流也匆匆追赶它,要它把众兄弟姐妹也带向洞庭湖,它不免觉得压力太大、负载太重,以致变脸了,显得气粗脸红,暴躁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沅江,于是便在江心沿途丢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洲子,或许是为了卸下沉重的包袱吧!
正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的时候,木船驶到了滩边,我们一路人便笑嘻嘻地舍船上岸,满怀喜悦地扑进了双洲的怀抱。
如今清清的沅江日夜温情抚摩的双洲,是两个地地道道的江心洲,一头一尾,故日双洲,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长约两华里,系桃源县漳江镇的一个行政村,有三个村民小组,约百来户人家,是桃源县有名的棉花产区。走上双洲,但见洲上绿树成林,秋风微微吹来,树叶窸窸窣窣的响声,似乎应和着江涛的缠绵声,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声、笑声组成了一曲轻柔而热情的和声。于是柔情蜜意在林荫道上慢慢地浸润开来,让本来十分寂静的林中小道显得更是静雅撩人。就在这浓荫覆盖的小道上,西下的秋阳,以自己灿烂的光亮,把树林镀上了一层金色,亮闪闪的,并且通过树林,把一些大大小小的光圈投在路上,让小路闪闪亮亮,晃晃荡荡,极富诗意。我们踩着光圈闪闪的路,一路谛听鸟儿的低语浅唱,让秋风带着温存扑到脸上,吮吸着十分洁净的空气,顿觉得心身轻松,精神振奋。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伙计们,这就是生态浴呀!”的确,我们像走进了氧吧,走进了与世隔绝的园林,在拥抱原生态的大自然!
就在一株株大树掩映的路边,一栋栋建筑风格各异的小平房座落在林中,并且都取了好听的名字:“桃花岛客栈”、“江心岛饭店”、“闲钓娱乐厅”等等,并且以树作架,设有不少的吊网床、秋千板,有的在树下还设有饮茶的雅座。这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所在。特别是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坐在树荫下品茶,或在吊床上晃悠,耳听江涛的弹奏,或聆听鹊叫鹤鸣,不免心旷神怡,暑气自消,乐自心来,真是难得的一份享受。只是秋已深,黄叶飞,水已凉,今天见到的游人不多。或许双洲在热闹的夏季太忙了,进入秋季就作短暂时间的休整吧。
在双洲上,到处都在举着秋天的旗帜,向人们炫耀着秋天的成熟和秋天的色彩。岸边的草滩上,细细的辣蓼花开得十分热闹,一片片,一簇簇,默默地把对秋的眷恋埋在心里;一些黄黄的野菊花,在沟边,在林下,绽开得十分惬意,它们把春天里萌发的情愫,把在夏天里酝酿的诗行,一齐在这美好的秋天里抖出来,以驱赶秋日双洲上的冷寞;还有那些开着白茸茸的花像一面面旗帜飘摇起来的巴茅,也加入了这个秋天的大合唱,它们是那样执意地要留住秋即将远行的脚步。洲上还可以看到一块块菜地里的青绿,一株株藤蔓上的瓜果……只有三两只白鹭在沙滩边伸长脖子、全神贯注地在等待鱼儿游到岸边来,显得是那样的行单影孤,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秋凉了,哪会有鱼儿游到岸边来!
双洲的滩边,由于水落石出,留下了一大片经过江水洗涤过的岩石,大小形状不一,挤挤挨挨,在秋日的阳光照射下泛着光彩。沅江多奇石,山川人物,花卉虫鸟,无不自然天成,美妙无比。我在滩上寻寻觅觅,拾起一枚,又丢下一枚……想必前行人已把中意的选走了,我这位后来者只能拾起他们不屑一顾的了。听桃源的朋友讲过,洲上还可以寻到可以刻图章的桃源石,有鸡血色的,有淡蓝色的……
我沐浴在秋天暖和和的阳光里,我徜徉在双洲上过江穿林而来的秋风里,自觉步履迈得很慢很慢,因为我是印着前人的足迹走的,在静静地想象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在谛听他们留在双洲上的越来越模糊的声音。出生在桃源的中国民主革命领袖宋教仁于1899年入漳江书院读书时以及后来闹革命回家乡的日子里,常常与友人来到双洲上谈论国家大事,密谋起义之事,那一棵棵蓊郁的大树可是亲眼所见;同样是桃源出生的近代史学家翦伯赞,也曾把自己的脚印留在双洲上,一双历史学家智慧深邃的眼光曾穿过双洲上的迷雾看到了沅江深深的历史内涵,现在江边的卵石曾听到了他当年曾发出的“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叹;享誉中外的文学家丁玲在与双洲隔江厮守的桃源师范学校读书时,也曾与同学多次踏上这条不沉的船——双洲,在森林里嬉笑追逐,或乘兴起舞歌唱,她多次幻想要乘这条永不沉落的家乡的船去闯外面的大世界,从双洲上向对岸望去,隐约可见她当年读书的白楼,白楼全知女儿心;从湘西出走的沈从文来到常德后,曾在这条江上往返了数年之久,他多少次乘船从双洲边上过,多少次把爱抚的目光投向这神秘的双洲;至于自古以来的武将,如平蛮的马援,如抗金的岳飞,如策应毛泽东率军长征的贺龙,等等,由于戎马倥偬,可能没有登上双洲,但他们的眼光一定在这江心之洲上作过短暂停留,在乘风破浪的船上,或在四蹄飞腾的马上……
双洲,如今你能向我倾诉这些难忘的往事吗?
沅江留下了双洲造福了人民。它自贵州而来一路上丢抛了不少像珍珠般金贵的江心之洲:在泸溪县老城武溪镇武水与沅江汇合处的水域中,有沅江第一洲五里洲,它是一个盛产棉花水稻的绿色之洲;在泸溪县白沙镇附近留有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屈原洲;在辰溪附近留有热闹繁华的水中之城木洲;在沪溪左镇浦市附近留有蔬菜的种植地当江洲;在古城沅陵下行约五公里处留有风光旖旎的河涨洲;在桃源县寺坪乡境内留有据传诸葛亮曾安营扎寨的营盘洲;在风景名胜地桃花源附近留有风景如画的渔村白麟洲;双洲以下,还一路留有草鞋洲、大泛洲等等,沅江流入洞庭湖时,更是留下了许多小洲,洲上芦苇青青,野草茂盛,飞鸟翔集,恬静美丽,为辽阔的湿地保护区。沅江不仅留下了像珍珠般闪亮的河心之洲,还留下了许许多多与水洲相关的美丽传说,让人民不仅享受洲上丰富的物产,还能从一个个传说中体会江洲的文化内涵。
我顺着桃源大桥的引桥走上大桥后,凭栏而东望,但见双洲一字儿排开,稳稳地屹立在江中,真像一条长长的满载货物的绿色宝船,任凭风浪乍起,任凭雨浇雷劈,这只船却从不摇晃,更不会沉于波涛之中,因为它是躺在沅江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