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文化丛谈>详细内容

家乡有条南坪河

发布时间:2009-06-09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办 浏览次数: 【字体:

      从石门县的壶瓶山镇越长岭,进毛竹河,过猴子街,下栗山坡,走30里“送脚路”便到了南坪河。

      这是我家乡最大的一条河流。童年,老祖母告诉过许多关于它的故事。这条大河是从湖北五峰流下来的,河里有各种各样的鱼,一夜能捕获上百斤鱼。那里有个三狗大潭,水深无底,潭里有个千年鲤鱼精,与岸边一户人家养的大白马交媾后,白马产下一头又像马又像鱼的怪兽,身上长满鳞。主人不喜欢它,给它身上裹了几寸厚的马屎。后来,一位过路的外地客商要买下这头怪兽,那位外地客商借了把竹扫帚,牵着怪兽到河边把它身上的马屎洗净,只见其全身金光,蹄尾生风。客商跨上其背,那怪兽昂头摆尾,四蹄踏水飞奔而去……

     南坪河,对少年的我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南坪河又称深溪河,是碟水主要支流,是五峰通往湖南石门的要塞,离湖南边界只有2公里。就在距这里7.5公里的壶瓶山,还有四大景观——雄鸡啼晓、牯牛守渡、三潮报时、长虹卧波。

      雄鸡啼晓的云雾山,是屹立在峡谷中的一座独立山峰,山势雄峻,峭崖高耸,像一只雄鸡引颈啼鸣。相传这座山是一位神仙背来的,他想堵住南坪河峡口,保护上游水土不被流失。眼看大功告成,不料忽闻一声鸡叫,神仙打个趔趄,背上的那座山就斜横在峡谷里了,将河流堵了一半,形成一道险滩。这座山就是云雾山,后来人们在山顶建造了寺庙,长年香火不断,祈求风调雨顺,保佑行路和过渡平安。

      云雾山脚下险滩中,横卧着一座黝黑的巨石,恰似一头大牯牛俯卧河滩守望着古老的渡口,称作牯牛岩。千百年来,在这里摆渡、放排的人,必须观察河水是否淹没了 “牯牛”。“牯牛现,保安全;牯牛没,行不得。”这牯牛岩露出水面,才能渡船。“牯牛”就一直这样守护着人们的平安。

      那三潮水更是神奇。在山峡左岸峭壁上,有一处洞穴中溢出的流泉,从半崖上泄下来,四季不断,平时只有茶杯粗细的一股泉水,如少女般恬静温柔,但每天辰、午、申三次涨潮从不误时。每逢涨潮,顷刻间涓涓细流变成飞瀑汹涌,恬静温柔化为咆哮,顺着峭壁奔泻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约20分钟,又恢复了宁静,仍是温婉柔情的一脉清泉。

      长虹卧波,是18年前修建的南坪河公路大桥。这座石拱桥单孔横跨河上,跨径105米,桥长150米,宽9米,高22米。修建这座大桥,是南坪河两岸群众世世代代的愿望。1988年9月正式开工,1990年7月建成通车,只花了100万元。这座大桥质量好、投资省、速度快、造型美,被当地群众称赞为致富桥。

      南坪河奔流不息,从远古奔流到了现代,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土家族人民,人们世世代代盼望这里成为美好的家园。20世纪70年代,修通了公路,解脱了肩挑背驮之苦;80年代,建成了公路大桥,更加便利了交通,不再受到洪水的阻隔。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着建设水力发电站得天独厚的条件。神仙背负大山造福百姓的美丽幻想,在跨入新世纪后,就要变成现实了。南坪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勘察论证。经过几代工程技术人员长期艰苦的工作,确定在南坪河筑建大坝,形成上游河谷14亿立方米的水库,调节库容7.87亿立方米,建一座装机50万千瓦的发电站,集防洪、发电、旅游、航运、水产养殖于一体。同时,在下游的毛竹河再建一座大坝,形成梯级电站,可装机13万千瓦。这两座水库和电站,位于深山峡谷,淹没耕地面积少,移民搬迁人口少,是同类工程中条件最优的。2004年2月,浙江老板正式成为南坪河、毛竹河电站开发的业主,同年7月10日毛竹河电站前期工程开工建设。2007年10月建成。不久,南坪河电站又很快开工,导流隧洞也已经凿通,整个工程在紧张有序进行。再过二三年,南坪河、毛竹河两级电站就将建成,到那时,南坪河将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南坪河啊,你千年万年流淌,流过了高山深谷,流过了雨雪风霜,流过了急流险滩,流过了惊涛骇浪……如今,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红年代。(作者地址:石门县壶瓶山镇南坪村  常德史志网发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