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德 山
李 艳
星德山上的星子宫
美丽的星德山位于桃源县热市镇境内,是点缀在省道1801线至常慈公路上的一颗明珠。此山高842.5米,与慈利道教圣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道教名山。
星德山的四周,散落着许多有名的景点。山顶悬崖下的七星岩,每年秋冬季节的一定时辰,与天上北斗七星对映交辉,构成天地联景的奇观。兀立山巅崖峰的千年古松,虬枝苍劲,迎来送往,不卑不亢。峰北一谷之隔的山脊,如雄狮猛扑前方搁浅的石船,形成“雄狮扑舟”的佳景。峰西舍身岩上的企人岩,似鹅似人,根部与底座脱节,似飞欲坠。相传女娲补天,遗石至此。星德山的自然景观还有一些,它们大多雄壮奇伟,神态逼真,姿态万千。每道景观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神奇美妙的故事。这些景观很美,悄无声息地拱卫着星德山主峰,象是特为主峰上的星子宫添设的。
星子宫,是座古色古香的道观。明初,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顶峰筑宫,明洪武三年(1370)建成,明末再度扩建。宫有3重大殿,6间偏殿;两厢有火工殿、寝宿殿、问事殿、三生殿及观星坛、望月楼、百子堂等建筑。整个主体建筑几乎全用条石砌成,上覆生铁铸瓦,气势雄伟,结构牢固,雕刻精湛。清朝至民国时期,宫中有道人住持。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存完好。1966年10月,大部分建筑被红卫兵捣毁。至今,仅存主殿山门。主殿前的一副楹联:“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世三千”,多少折射出昔日星子宫的辉煌。偌大的建筑,靠山下一石一木垒成,溶进了几多艰辛与心酸。
沧桑的星子宫,才是星德山真正的主人。它雄踞高端,目光灼灼,傲视群物。它远离尘世而不游离尘世,空谷足音,厚德载物。它穿凿百年时空,终不殒。它有形的身躯,化作一道多彩的霓虹,呈现在尘世的最高峰,任凭风风雨雨,岿然不去。
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静寂的星子宫,也有它的肢体语言。它歌它泣,低低切切,悲悲壮壮。宛转流连的音符,是人类与自然合奏的乐章。乐章中有奏不尽的大气磅礴,诉不完的世事沧桑。
按部就班的太阳要回到山那边去,它把最后一缕清辉留给自己照料的山林。山川平原,农舍牛羊,宫阙亭台,静静地沐浴在光辉中。这时的星子宫很美,有一种不曾有过的美丽。
星德山之企人崖
(作者单位: 桃源县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