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文化丛谈>详细内容

千年古树呼吁保护

发布时间:2007-09-26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办 浏览次数: 【字体:

   
        生长在河边的大重阳树(2006年冬拍摄)


    石门县皂市水库淹没区内生长着两棵千年古树——重阳树(大戟科,重阳木属)。这两棵古树,千年难造,万金难买,不仅仅是石门一个地方,而是全国难得一见的“瑰宝”。

    古树一大一小,位于东径111°2′40″,北纬29°46′09″的原渡水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大兴,当地称为爷孙树。大的长在河床边,海拔134米位置,树高20多米,胸围720多厘米,冠幅25米多,年龄约1300多年。小的长在河对岸150米,海拔139米处,树高17米多,胸围560多厘米,年龄约1000年左右,这两棵古树虽经千年风霜,仍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对当地环境带来了极大改善,由于不少神奇传说都与这两棵古树有关,当地村民将这两棵古树奉为“神树”,皂市水库修建期间,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要求有关部门对这千年古珍给予重点保护。石门县委、县政府为保护这一对“活文物”,曾多次和北京、长沙有关企业、绿化园林公司联系准备采取移植保护方案,终因移植成本太大,成活率不高而放弃。目前皂市水库已基本竣工,蓄水之后这对古树即将毁于一旦,当地人民群众心急如焚,再次强烈要求有关方面必须保护好这对古树后方可蓄水。县林业局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实地勘查后,决定采取筑堤保护方案,即在两棵树临水面构筑地下防水墙和地上防水堤保护,这一方案经走访有关专家和当地老人,均认为切实可行,并且投资比移植投资少400多万元。
                                                              (撰文摄影 向才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