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今常德>沅澧人物>详细内容

丁玲

发布时间:2023-11-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丁玲(1904—1986年),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临澧县人,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代表作有《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1918年,丁玲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丁玲参加声援五四运动的游行、演讲,并受五四运动影响,于当年前往专门培养妇女人才的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就读。1920年,丁玲因不满校方解聘进步教师愤而转入岳云中学,与杨开慧等六名女学生创湖南男女同校学习之先例。1922年,丁玲进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上海平民女子学校学习,次年进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27年秋,丁玲发表处女作《梦珂》;1928年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30年,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创作《韦护》《水》等作品,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左翼作家。
       1932年,丁玲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用作品加入人民斗争的行列。次年,丁玲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绑架,激起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强烈愤慨。1936年春夏之交,丁玲通过鲁迅等人帮助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是第一个达到延安的著名文人,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血液,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专门赋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盛赞“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鼓舞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投身革命。1939年,丁玲出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副主席。1948 年,丁玲发表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这部小说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1948年11月,丁玲出席国际民主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会执行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玲历任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57年,丁玲被错划为右派,后又在“文革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但她对党始终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党不失去希望”。1979 年平反后,丁玲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兼文化组组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1986年3月,丁玲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常德人民通过设立文学奖、修建公园和纪念馆、修复故居来纪念这位当代文学巨匠。丁玲文学奖由常德和丁玲的第二故乡北大荒于1987年共同发起创立,自1988年首次评选,迄今已举办12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