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常德市广播电视志》编修工作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13-11-18 信息来源:常德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市广播电视志》的编修工作从2011年3月份启动到今天,已两年八个月的时间,完成50多万字的志书编写不容易,有四个方面的特色: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编修认真细致、志稿质量较高。
  一、领导高度重视。
  无论是牵头单位的市广播电视台领导、还是承修单位的中波台、调频台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对于编志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做到了&“四个保证&”:
  一是组织保证。2011年全市志书编修动员会之后,市广播电视台就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广电志的编修工作,成立了以台长为组长的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台党委书记牵头负责。很快制定了编修方案,召开了动员会,邀请市方志办专家现场讲课培训,将编写任务分解到各承修单位、各县市区台、台属各部室和各媒体。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在每月的全台月度例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要专门汇报编修情况。我们还出台奖惩办法,将初稿撰写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未按要求交稿的,取消评先资格。台党委几次开会研究志书相关内容,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审阅志书稿件,并提出修改意见。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广播电视志的编修经验,我们主动与湖北宜昌、浙江余姚等地联系,购买当地的广播电视志书,进行参考学习。2011年11月,党委书记鲁光伟带领编修人员专程前往山东济南、泰安、青岛等广播电视台学习,上门取经。
  二是力量保证。台里组建了精干的编写力量,聘请了王荣柏、梅宏运、谢昌健、熊军等几名熟悉广电工作、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写作能力强的退休老同志组成编写组,负责广电志的编纂工作。为了完成分章节的初稿撰写任务,各县市区、各单位和各部门或抽调在职人员脱产撰写,或聘请退休人员撰写,所有章节的初稿均按时交到了编写组。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专门人员为编修工作提供协助,收集资料、查阅复印、打印初稿、购买办公用品、印制通讯录等,保证编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经费保证。根据市里要求,我台将编修经费列入了财务预算,共预算50万元。聘请的编修人员按月发放工资,并享受台正式工作人员的中餐补助。所有办公用品、差旅、用车等均给予了保障。
  四是设备保证。我们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给编写组,花了几万元配备专门的办公桌椅,人手一台办公电脑,还添置了笔记本电脑、写字板、写字笔、扫描笔、扫描仪、U盘和移动硬盘等,方便老同志操作电脑,撰写文稿,提高工作效率。
  二、部门密切配合。
  根据安排,编修工作由台办公室具体负责,台办公室同时也是编委会办公室。部门密切配合,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查资料。内部的资料查找,我们交代台档案室,随时提供帮助。到市档案局查找资料,办公室出面联系。二是催初稿。编修组分头催收,一个催本台各部门,一个催县市区,一个催中波台和调频台。我们还组成督导组,下到各县市区和西湖、西洞庭等地,逐一上门催收初稿。由于催的及时,所有初稿基本上按时交了。三是找照片。组织照片工作量也非常大,在档案里找,在资料里找,凭关系找,凭记忆找,100多张照片,找了几个月才凑齐。四是追进度。我基本上每个星期要到编辑部办公室,问一下进度,需要找人,需要资料,需要部门配合的,办公室立马出面协调,搞到位。
  为了对志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我们请前五任局长台长对评审稿进行审阅,请中波台、调频台的领导审阅。我们专门跑到长沙给前任局长送书上门请教,局长台长们都很重视,都及时反馈了修改意见。
  三、编修认真细致。
  负责编修工作的几位老同志,都是在广电工作几十年的老领导。接受台里的聘请后,他们对编修工作非常热心,非常细心,非常敬业。台党委书记鲁光伟经常这样评价:志书编修工作交给这几位老同志,放得心。说编修认真细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细心写、细心编、细心改。
  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我讲三个小故事:编写组组长、原副局长王荣柏患腰间盘突出,被迫住院治疗,做完手术三天后,才告诉台里。台领导准备去医院看望他,他却悄悄出了院,腰部缠上一个厚厚的腰带,坚持上班。原台办公室主任梅宏运老伴患肝癌住院,他把笔记本电脑带到病房,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撰写志书初稿。老伴去世没几天,他就回台上班。原台总编室副主任谢昌健为了拍摄常德市城区的全景照片,冒着40度高温,先后几次爬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附近高楼楼顶,拍了一遍又一遍,回来后,又在电脑上进行加工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志稿质量较高。
  《常德市广播电视志》经过两年半的撰写、总纂、修改和审阅,目前的规模是,共13章,文字50多万字,图片110幅。涵盖了广播电视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市本级台和区县市台,包括了中波台和调频台,应该说全面反映了1988-2010年共23年常德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历程。
  我们对照了其他地方的广播电视志,包括获得全国第五届广播电视学术著作奖的宜昌广播电视志、山东泰安广播电视志和省广播电视志,也对照了其他单位的志书,感觉还有点自信,还拿得出手。当然,这只是我们编写组的自我感觉,行与不行,需要在座的各位专家来评审。几位老同志都是第一次编修志书,没有直接的经验,志书中肯定还有不少的缺点和不足,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请专家们批评指正。我们相信,通过专家的指点,常德广播电视志将会更加完美,成为一部精品志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