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常德党史工作印象(图)

发布时间:2015-11-03 信息来源:原文转载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我和省纪委原副书记谭梦龙、省党史研究室副处长朱柏林到常德市作过一次党史工作、党史联络工作的调研,先后到了桃源县、石门县、鼎城区和常德市本区,通过看、听、谈,我对常德市的党史工作、党史联络工作有这样几点基本印象:
  一、成果丰富
  党史工作、党史联络工作就是要围绕&“存史、资政、育人&”出精品,用常德市党史办主任刘李波的话说,就是&“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今年,常德市抓住出党史正本第三卷和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出了不少的精品大作。除党史第三卷正本外,这次我们见到的还有《常德抗战实录》、《常德援藏纪实》、《石门抗战纪事》、《难忘岁月》、《中共桃源地方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桃源热水坑战斗》、《苏区历史专项研究考证》等等。
  二、阵地巩固
  这次,我们有幸参观了丁玲纪念馆及丁玲公园、剪伯赞纪念馆及枫树花海、石门红军纪念碑、鼎城党史陈列馆,还有我先前参观过的林柏渠纪念馆及林伯渠公园。这些纪念场所都设计精美、修建精巧、史料精深,参观后使人深受教育,的确起到了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特别是丁玲纪念馆,把丁玲82年的坎坷经历进行了翔实的记载,把丁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进行了经典的宣传,把丁玲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进行突出的彰显。开馆后,参观者络绎不绝,节假日更是人潮涌动,成了常德一大教育基地。
  三、队伍活跃
  党史部门,一般人看来是弱势机构,是冷清部门,但常德市县区党史办都很活跃。市党史办定编19人,三分之一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桃源、石门、鼎城常史办定编4~6人,分别由30来岁、40来岁、50来岁的人组成。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志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任劳任怨。据我多年的观察党史干部是一批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艰险的优秀人才。市党史联络组的组长李少甫、桃源县党史联络组的组长魏国超、石门县党史联络组的组长王浦堂、鼎城区党史联络组的组长徐政国,还有其他许多成员都是我的好同事、好战友,这些老同志献身党的事业、献身党史事业,我非常敬佩。
  四、经验宝贵
  常德市的党史工作方方面面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开门办党史经验丰富。一是以联络工作为纽带,发挥老同志作用;二是以宣教工作为平台,利用好《湘潮》、《武陵古今》和常德史志网,提升党史工作的影响力;三是以课题项目为桥梁,构建全市&“大党史&”格局。这三条经验,我觉得可以在全省党史系统推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