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市志》稿评审会议上的讲话
金秋时节,我们相聚常德,在这里举行《常德市志》稿评审会议。这不仅是常德市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方志界的又一盛事。《常德市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脱稿送审,并如期召开高规格的大型评审会议,这是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常德市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结果,也是常德市广大修志工作者特别是志稿编纂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对常德市委、市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对地方志事业的积极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常德市志》稿编纂过程中付出极大心血和劳动的同志们,以及出席此次大会的各位同仁、各位同志表示真挚的慰问!对《常德市志》编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
《常德市志》评审会
会议召开以来,在座各位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对《常德市志》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议和审查,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操作性较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家的看法都比较客观,提出的意见都比较具体,很有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常德市志》稿是一部质量较高、基础较好的志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指导思想明确,观点鲜明正确。全志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存真求实、秉笔直书的基本原则,全面、真实、客观地记述和反映了常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二)从篇目框架方面来看,篇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篇章节目设置较为妥当。篇目设置把握住了全志的整体性,抓住了地情要势,扣住了时代脉博,较好地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三)从入志资料方面来看,该部志稿入志资料丰富翔实,且资料系统性较强,存史价值较高,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的辑入为志稿增色不少。(四)从编写方法方面来看,该志稿体例较为完备、严谨,且不同体例的选用较为灵活;志稿语言比较规范,文笔流畅,可读性较强;注重因事系人的记述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典型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加强了志稿的记述深度。基于上述看法,我认为,《常德市志》稿是基本成功的。
当然,这部志稿毕竟是送审稿。在其编纂时间较紧,资料搜集难度大,且为众手编撰而成,还有一些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的地方。这里,我就下一步的志稿修改工作提几点建议:一是恳请常德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地方志工作,重视《常德市志》的编修、出版工作,分管修志工作的领导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督促,并为市志办解决修志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力争使《常德市志》早日定稿、出版。二是希望常德市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常德市志》的编修出版工作,为《常德市志》早日成书献计献策。三是希望《常德市志》全体编纂人员继续发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认真梳理评审会上各位专家同仁提出的宝贵意见,尽快制定出详细可行的修改方案,然后分工协作,认真进行修改。修改时要根据评审会议精神注重这样几个主要方面:(1)严格把握好政治观点;(2)做好篇目的局部调整;(3)优化志稿资料;(4)精炼语言文字。总之,希望常德市志办的同志树立“精品”意识,广纳良言,认真制订修改方案,把《常德市志》稿改好改精,争取编纂一部质量上乘的佳志。
全省各市州志办的负责同志都应邀出席了这次评审会议,借此机会,我就全省的修志工作谈几点意见。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奋斗,我省首届修志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取得了一大批修志成果。自去年以来,全省三级志书续修工作又已启动,并且形势发展较好,试点县(市)续志工作大多进展较快,桂阳、花垣县已经完成初稿编写,开始进入总纂阶段。〖BF〗这些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全省续志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修志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要进一步明确修志指导思想。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江总书记的这个指示言简意赅,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阐明了方志的属性、功能和地位。可见,编纂新方志不是简单的史料汇集和文字撰写工作,而是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实践活动。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好修志工作的原则和方向。这是确保修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当前,广大修志工作者特别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贯彻到修志工作中去。要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先进生产力发展为主线,遵循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认真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既要全面真实地反映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也要实事求是地记述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某些不足和问题,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完美统一,做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鲜明突出,使编纂出来的方志能经受历史的检验,真正起到“经世致用”的作用。
二、要加强修志机构、队伍建设。
修志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这是1997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的,我省主管修志工作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也曾多次作过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保持修志机构、人员的相对稳定。目前,各市州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年,各市州志办机构都基本保留,其中个别志办略有调整,新的志办负责人大都到位。因些,各市州志办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做好工作汇报,积极争取他们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健全、稳定修志机构,配备、充实修志力量,创造和改善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修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真正落到实处。
志书是靠人写出来的。要编纂出一部好的志书,必须加强修志队伍的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对修志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选送一部分业务骨干走出去培训学习,也可以把方志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修志元老请进来举办知识讲座。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修志工作的需要。二是要加强修志队伍的作风建设。在广大修志人员中要积极倡导无私奉献精神,鼓励大家向修志前辈学习,继续发扬甘心淡泊、乐于奉献、铁心修志的优良传统。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为方志工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切实解决好困扰地方志工作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制订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奖励措施,鼓励专业人员安心并献身于地方志工作,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让地方志事业代有良才,保持良好的发展后劲。
参加前届修志的老同志是我省方志系统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在这届志书续修工作中应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此次机构改革,不少志办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因年龄偏大退居二线或提前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批老同志从事修志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修志经验,并且大多数身体比较健康,我们可将他们请进来,起到以老带新、以老促新的作用。省地方志编委会准备聘请部分这样的老同志组成方志专家智囊团,以加强省志、市州县志续修工作的指导。各市州县志办也可采用这种方法。
三、要强化志书质量意识。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一部志书质量的优劣,决定它是否能传之久远,是否能发挥它应有的功用。首届修志工作,我省取得了一大批方志成果,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但因发动仓促,修志理论上准备不够充分,全省志书总体上质量水平不够高,与我们主观上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本届志书续修,我们应在总结、继承前届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特别是要认真总结前届修志工作中存在不足和问题,努力研究和寻求改进的办法和途径,绝不能盲目地照走老路。我们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并将其贯穿到续修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在体例、内容、记述方法等方面都要力争有新的探索,新的进取,使我们编纂出来的新方志更具科学性、著述性和可读性,真正成为一代信今传后的良志。
在志书续修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这次续修志书,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标准高。我们绝对不能为了追求出书速度,忽视或降低志书质量,也不能不讲工作效率而人为地拖延出书时间;应在保证志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做到质量和速度并重,又快又好地完成本届志书续修任务。
同志们,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让我们在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指导下,肩负起历史的重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新时期的地方志工作推向新阶段!
最后,祝评审会议圆满成功!祝《常德市志》早日公开面世!
(作者为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