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坚持党史教育在党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发布时间:2010-12-06 信息来源:常德史志网 浏览次数: 【字体:
  党史党建学科,一直是我们党校的优势学科,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党史教育,一直是党校教育的重要职能。近些年来,我们市委党校在进行干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把党史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把党史教育与增强学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全面提升学员能力与水平结合起来,探索新时期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主要坚持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坚持党史教育与时俱进

  党史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首先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准”,抓“准”时代特点,找“准”地方特色,看“准”学员需求,这是提高党史教育实际效果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坚持党史教育的时代特色。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现代党史教育一定要与当今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在不放弃进行党的传统历史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推出新专题,研究新问题。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开设了以下一些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党史教学专题:如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过程及其启示、党执政60年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问题研究、党的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坚持与发展等等。

  这些教学专题既立足于党史进行备课与教学,又结合当代发展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对学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如重大事件的决策专题,使学员对党中央重大政策和理论出台的时代背景和深层次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和理解,能促使他们更好地思考领会当前中央领导集体推出重大决策的意图,能更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如执政安全问题的专题,从第一代领导集体回答民主人士共产党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党史讲起,系统论述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如何重视和应对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使学员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些新党史专题的开设,比较好地做到了以史为鉴,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2、坚持党史教育的地方特色。我们进行党史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地方党史资料和党史人物在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重点对林伯渠、帅孟奇、丁玲等常德的党史人物进行研究,对其生平事迹和历史功绩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提炼出适合对学员进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的角度和课题。如对帅孟奇,重点研究其品德人格和坚定党性,如对林伯渠,重点挖掘其廉洁自律和革命精神,学习他在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的伟大事迹。我们利用汉寿的帅孟奇纪念馆、临澧的林伯渠故居和丁玲纪念馆,进行现场党史教育,带学员去实地参观体验,然后我们教师在现场进行讲述,使学员对我市的党史人物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党的历史的深刻理解。

  3、坚持党史教育的党校特色。在近些年的党史教学中,我们坚持党史教育要服务于党校干部教育的培训目标,即始终坚持把党史教育与学员党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开设相关的党史与党性相结合的专题,如优秀传统与作风建设方面的教学专题。使学员从历史传承和理论基础上弄懂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二是创新党史课程的教学方法。除前面讲的充分利用地方党史资源,运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加深学员对党史和党性的深刻体验外,我们还对一些重点班次,如中青班,组织到井冈山、韶山等地进行现场党史教育,特别是在井冈山这样一个对中共党史有重要里程碑式意义的革命圣地,学员们穿上红军服,在烈士墓前宣誓、在红军陵园瞻仰、听吴伯流等党史名家讲党史课、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等等,这些教学活动,使学员对我们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三是要求学员结合党史学习进行个人党性分析。对每一名党校学员,在党史教学单元的课程结束之后,我们都要求学员结合学习体会,深刻进行个人党性分析,每人要写出3000字以上的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深入认识自己党性上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把党史教育的效果真正落实。

  二、建好党史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施党史教育的重要支点,在近些年党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坚持选用对党史理论真正有功底、对党史学说真正有研究、对党史宣传教育真正有热情的教师进行党史教学,为党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人员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来做:

  1、因课选人。党史教学专题确定之后,首先是在校内层层筛选,根据教师的学科特长、研究方向,力求优中选优,尽可能让那些党史理论功底深厚、党的事业信念坚定、教学经验丰富、授课艺术高超的教师去担负党史课的教学任务。

  2、为课找人。对于校内无人胜任的党史专题课,我们就面向社会,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教学任务。近几年,我校每年都安排外请教师专项资金,请一些党史研究部门和理论宣传教育部门的优秀党史专家来我校讲学。如市委党史办魏胜权同志就是我校党史教学方面的客座教授,曾经为我校主体班学员讲过相关课程。

  3、为课育人。随着党史研究和党史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党史学科的教师队伍在理论营养上的及时跟进,注意组织党史学科的教师不断学习消化,为教学做准备。每年选派2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一些高校进行理论深造,围绕党史学的最新成果跟踪研究学习,回来后联系党校教学实际开设相关专题课程。

  三、抓好党史教育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使学员从接受党史知识到转化为自身党性修养的重要节点,在这一重要节点上我们主要是做到对教师把好“三关 ”,努力抓好党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1、把住备课关。推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中教师的智慧对每个党史教学专题的框架结构、理论观点、信息材料以及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助于帮助学员了解党的历史、提高党性修养,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设计,力求通过备课关为每一堂党史课程准备一个好的讲稿。

  2、把住试讲关。推行试讲制度。校内教师所有准备开讲的党史课都必须在校内试讲,获得听课教员80%以上的认可后才能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未获通过的专题则另请专家讲授。

  3、把住反馈关。学校对党史课的教学效果和我们其他课程一样,实行严格的教学反馈制度。学员反馈优良率达不到90%以上的专题,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学员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经再次试讲通过后,方可重新安排讲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