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综述 (6)

发布时间:2011-06-05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改革开放的缘起和主线

  曹普认为改革开放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正是严峻的国内困境和严峻的外部压力迫使中国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孙大力认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基于对&“文革&”教训、中国当时落后面貌、当时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巨大差距的反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其主线是什么?这是研究者非常关注的问题。陈述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主线。郑必坚和李君如认为改革开放史的主线是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仍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于光远、韩钢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提出、产生和放弃的历史过程、放弃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若干独到见解。刘晶芳着重从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过早放弃的原因。李伟则认为毛泽东思想中根本就没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鲁振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提出总路线过程中的若干关节点进行再考察,有助于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细化和深化。

  关于周恩来研究

  周恩来研究的难点是对他的晚年,特别是在&“文革&”中的作用的评价。金冲及认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周恩来在&“文革&”中两难处境下的所作所为的评价是公正的。周恩来对&“文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最初对当时出现的许多严重违反政策的行为并不赞成,但他是拥护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张的。随着&“文革&”的发展,周恩来比较早地察觉出问题,十分忧虑,力图加以限制或避免。但当时可供他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小。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力挽狂澜,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石仲泉针对研究中存在的对周恩来的一些非议,认为周恩来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他的高尚品德堪称全党楷模,那种诬称周恩来&“表里不一&”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196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后周恩来曾给&“大闹怀仁堂&”的老同志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对这封信党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解读。陈扬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周恩来写这封信,既反映出他在感情上站在那些拍案而起、&“大闹怀仁堂&”的老同志一边,同时在理性上又不太赞成采取这样一种斗争方式;既希望老同志能积极抗争,又希望老同志能注意斗争策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