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老同志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一道追忆党的艰苦岁月和辉煌成就,抒发对党的深厚感情。在此,我代表老同志向全市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回顾漫漫征程,一路辉煌一路歌。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开始,已经走过了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9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成立之初仅有50多名成员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光辉篇章。
90年来,我们党始终以解放全中国、解救劳苦大众为己任,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在常德这片热土上,省立二师、省立二女师成为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排头兵,成为常德人寻求革命真理的源头,他们成立湘西北第一个地方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中共常德支部、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使常德的革命不断掀起高潮。从常德走出去的临澧青年俞劲和常德县青年黄爱最早走在北京和天津反帝爱国的游行示威队伍里;在&“一大&”召开前,临澧人林伯渠、津市人朱务善最早加入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面对敌人的屠刀,常德的共产党人举起武装反抗的大旗,建立徐溶熙苏维埃政权,发动南乡暴动,使敌人闻风而逃,为人民的翻身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无数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中共常德地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率领全地区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发展全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面对解放初期反动势力猖獗,社会秩序混乱,自然灾害频发,筹粮支前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中共常德地委着手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常德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在全地区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其他改革,积极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按期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地区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虽然&“文化大革命&” 给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滞后的重大损失,但在动乱中地委仍然坚持经济建设,组织全地区人民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支援三线建设,建成了当时亚洲规模最
大的青山水轮泵站水利枢纽工程,多次夺得了全省和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截止到1978年,全地区社会总产值达到29.1亿元,国民收入1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近24亿元,文教卫生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和智慧的双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蓬勃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空前高涨。历届市委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沅澧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88年5月,实现了撤区建市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1991年,市委提出并实施&“兴工、强农、富市&”战略,常德工业经济开始&“跳出农字圈,走向工业园&”。 1995年我省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自己管理,目前全省电力系统直属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石门电厂首台30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1998年金健米业股票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粮食第一股。石长铁路开通,火车驶进常德。全市形成了食品、建材、电子、电力、纺织五大支柱产业。
2004年,市四届五次会议提出了&“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战略构想,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1.6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2亿元,增速在全省排名第2位,&“十一五&”期间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80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19.1亿元,增速排全省第2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0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38元。城市外部形象也得到了全面提升。2005年,我市被评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2006年,跻身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前50强;2009年,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还有&“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诗墙及沅江江岸改造&”、&“改善居民住房状况&”等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9年,常德被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评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个&“中国城市发展代表&”。2011年,作为全省首个城市代表被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国家节水型城市&”。&“十二五&”开局之际,市委确立了&“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我们又行驶在新的伟大征程道路上。
回顾党的灿烂历史,缅怀党的光辉业绩,隆重纪念和庆祝党的生日,我们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做到老有所为,为建设现代常德、共创幸福家园献上微薄之力。
一、要坚持以史资政,争做党史资政育人的先行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资政育人,方能传千秋。党的90年历史,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党史工作要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为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二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是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这为党史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有的老同志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党史资政育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和优势,通过记述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与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回顾常德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紧密结合常德的具体实际情况,为党委决策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增强党史的资政功能。要充分运用我们的党史资源和党史成果,配合市、县党史部门和宣传、教育、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营造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努力用党的伟大成就、优良传统、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去教育、启迪和警示党员、干部以及青少年,增强党史育人的功能。
二、要坚持解放思想,争做服务常德发展的推动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奋力推进建设现代常德、共创幸福家园,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有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找出路。中央在2010年10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和参与党史工作的积极性。&”习近平同志在去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史工作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省、市两级党委政府为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党史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了很多办法和措施,如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为党史联络组安排了专项经费,并纳入到全市财政预算,不定期召开全市党史联络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党史联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对党史联络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参与、支持党史工作的充分肯定,这对我们老同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政府以及市委党史办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这一战略发展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老有所为,努力开展好各项工作,积极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