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唱支山歌给党听

发布时间:2011-07-06 信息来源:常德史志网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天,我很高兴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老同志代表座谈会。在举国上下欢庆党的90岁华诞的时候,我们在这里畅谈过去,展望未来。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看到了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心底不禁油然涌上一股莫名的欣慰。我为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感到无尚荣光,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安定祥和感到无比自豪,为我们伟大的党越来越兴旺强大感到无限骄傲。在这欢欣鼓舞的日子里,我围绕&“颂党恩,跟党走&”这一永恒的主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唱支山歌,表达自己对党的感受和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重温党史,感党辉煌。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在90年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从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崇高理念,也体现了无数党的好儿女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领悟了党能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重温历史,我更加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富中国、富人民这一千正万确的真谛。从党的历史中,我看到了党的辉煌成就,感受到党的英明伟大。而这种辉煌成就带来的社会变化,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这种巨变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有些事,我亲身经历过,前后对比,感受深刻。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第一是交通方面。上世纪80年代,我坐专车从桃源去长沙开会,最少要7个半小时,稍有路障,要花9-11小时。今年6月5日,我又坐专车去长沙附二医院看老领导杨汇泉同志,早上7点动身,在医院呆了半个多小时,上午11点左右便回到了家。去年9月的一天晚上9点,在加拿大的女儿给家里打来电话问好。第二天傍晚,我们正在吃晚饭,远在重洋、路隔万里的她突然出现在房门口,让我们吃惊,简直不敢相信。交通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地球变小了,空间距离拉近了。第二个是农村的变化。今年,我在县泥窝潭乡灵雨寺村调查。这个村95%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楼房,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村里有一个叫刘新华的老人,他建的别墅在桃源县称第一。他的楼房用大理石砌成,采用了沿海最先进的设计,采光好,空间大,房间清一色现代家居。他还留有7个套间,过年过节让其外地回家的儿女和晚辈住。我问他的邻居,为什么不把这样漂亮的房子建在县城,他说,他们家都有车,回家方便,图家乡风水好。看来,农村人在居住上,不仅图舒适,而且注重环保,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我们社会变化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提起这些变化,许多人都会说,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这些年的成就真是很大。我说这些,只是想讲清一个道理:只有了解党的辉煌历史,了解党领导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才会对党怀有感情,有认同感。了解越透彻,爱之更深切。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套用这位诗人的话说,只有读懂党的历史,才知道爱党,才会爱得更加深沉。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我的一生受党的关怀和培养很多。我1939年出生于益阳市。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可以归纳为苦难的童年,幸福的少年,顺利的青年,有为的中年,安享的晚年。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两个阶段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童年时代和中年时代。我出生时的1939年,正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刻。1939年9月22日,日寇轰炸益阳市,死亡万计。我的父亲被日军炸死,我的母亲、二哥被炸伤,我被母亲紧抱怀中,才幸免于难。当时,益阳市还留有万人坑、白骨塔作为历史见证。为逃避日寇的屠杀,我家边讨米边逃难到安化、桃江等地,受尽苦难。那时国不成其为国,家不成其为家,这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因为难以维持生计,我被过继给我的叔父,这种苦难生活,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才结束。再一个就是我的中年。1963年,我从湖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桃源工作。一开始,便跟着杨汇泉书记蹲点,在常德、澧县等地搞社教。1964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0年,担任农林水局副局长,走上领导岗位。1974年,任农业局局长。1980年,任副县长。1983年,任县委常委、副书记。1984年,任桃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后历任三届县人大主任、两届省人大代表。我之所以在此提及个人经历,是因为它与党组织紧密相连。我的童年很苦,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处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国家还很弱,还受到外族的蹂躏。童年的苦难很快在1949年就结束了,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我们的日子才渐渐好起来。完全应该说,没有共产党,那种苦难的生活不知何时是尽头。我的中年很顺,是因为我生长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阳光。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不仅有书读,还能上大学,这在旧社会想都不敢想。这为我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加工作后,受党教育、关怀和培养,才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并且成为一名领导干部。除了童年,我的人生是快乐的、顺利的、幸福的、充实的,这样的人生,是过去千千万万人的梦想和追求;这样美好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新社会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才能得以实现,才会真正感受到。饮水思源,倍感党恩浩荡。饮水思源,倍感党恩难忘。

  我的第三个体会是审视自我,永保晚节。作为党组织中的一员,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常常想:我做得怎样,我应该为党做点什么。我想我是一名老党员,就更应该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的稳定,遵守党的纪律,不断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是这样想的,有些方面也是这样做的。我退下来后,党组织安排我担任老科协、老保协、老体协、老摄协等协会的会长、名誉会长和党史联络组组长。对党组织的安排,我未做推辞,我觉得自己还能为党做一些工作。在工作中,有时还向县委献计献策和做一些维护社会稳定的协调工作。在生活中,我没有向党组织提出个人要求,也没有让子女、亲戚朋友利用我的关系谋取私利。审视自我,我感觉受党恩多,为党贡献少。在此,我可以坦诚地表一个态:我这一辈子能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

  &“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千万党的儿女对党的心声。我们在歌声中成长,在歌声中享受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为党而自豪吧!(作者为桃源县委党史联络组组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