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第二轮部门志书编修工作推进会议暨区县(市)志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常德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市第二轮部门志书编修工作推进会
暨区县(市)志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刘李波
(2014年5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请示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精神,把握良好机遇,探讨谋划发展;推介交流经验,提高志书质量,努力开创全市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4月19日,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五年来的工作,分析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明确地方志事业奋斗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并审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计划纲要(2014-2020)》(草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军、武警部队、计划单列市分管领导和地方志机构负责人、以及国务院部委局史志机构代表参加会议。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在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任易介南陪同下出席会议。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就修志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4月16日,李克强总理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会议召开之前,刘延东副总理会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中国社科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作题为&“发扬成绩、谋划长远,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的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为鉴、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五年来,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这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延东副总理讲话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她指出,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对于如何推动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了&“两个不要辜负&”、&“八个到位&”的要求。就是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从而不要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不要辜负总书记和总理对大家提出的要求。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王伟光组长的工作报告,一方面分析了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一方面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报告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构筑了广阔舞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地方志事业发展面临着大好形势与机遇,亟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报告指出,在今后五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把修志作为基本任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方志文化成果;要继续做好年鉴工作,真正使年鉴成为翔实可靠的年度地情文献;要大力加强资料建设,夯实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文化建设的基础;要积极推进旧志整理工作,抢救保护好地方历史文献;要加大对地方志基础工作的投入,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充分展示方志文化魅力;要大力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方志学学科建设,努力扩大方志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深入推动地方志工作法制化进程,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努力做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确保地方志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的主要精神
5月25日,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在省委九所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省地方志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地方志工作任务。会议议程共3项,首先,由省方志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任易介南作工作报告。然后,由株洲、常德、益阳、怀化4市方志办先后介绍工作经验。常德市方志办作题为&“坚持高站位,谋划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发言。最后,进行分组讨论。省方志委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市州志办主任、史志合一单位分管方志工作的副主任、方志科长、综合科长参加会议。
易介南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省下一阶段地方志工作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贯彻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湖南省实施办法》,认真学习领会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长远谋划,统筹兼顾,切实搞好地方志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围绕实施上述思路,报告提出了事关全省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5条设想和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省方志委在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及主要领导作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汇报,并建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地方志工作专题汇报,出台《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为地方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同时,积极筹备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第七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规划和开展。
二是理顺机构关系。王伟光组长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从有利于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和稳定地方志工作机构队伍的需要出发,妥善解决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的定位问题。省方志委在向省委、省政府的汇报中,提出了&“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职责的规定,参照广东省(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做法,将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纳入行政管理序列,为政府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建议方案。通过努力争取和积极沟通,省委、省政府已经初步同意省方志委参照中指组和其他省市做法,先&“挂起来&”,不参与本轮机构改革。
三是搞好推优表彰。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专门就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对申报2014年授予部级荣誉称号表彰计划的复函》,2014-2015年将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开展评先活动,由人社部、中指组联合表彰,对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省方志委据此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请予批准由省方志委与省人社厅联合表彰一批为地方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四是构建保障机制。为了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省方志委借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东风,特别向省委、省政府建议设立地方志事业发展经费,一方面支持统筹编修省直部门志、行业志和《湖南年鉴》,一方面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地方志基础设施建设和个别财政困难地区修志业务工作,建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和地方志事业发展保障体系。
五是强化质量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评比定奖励,以奖励促提质&”。省方志委拟对志书、年鉴以及志稿质量开展经常性监督和评比,制定评比标准和细则,并争取会同省财政厅出台专门文件,明确优秀志书、优秀年鉴和优秀志稿奖励办法,从而建立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励常规性机制。
与此同时,省方志委还对下一阶段日常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一共有7项。包括:开展地方志系统&“队伍建设年&”活动;做好志书年鉴两大基础性工作;开拓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新途径;推进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地方文献资料征集与信息统计;开展地方志学术理论研究;探索跨区域及全省地情课题合作机制。其中,在安排志书和年鉴编纂工作时,省方志委要求《安乡县志》年内终审验收,常德市市县两级志办配合协助即将启动的《湖南省乡镇(街道)简志》编纂工作,负责组稿和初审,有条件的区县(市)要启动境内乡镇志、部门志的编修工作。省方志委还决定做大做强《湖南年鉴》品牌,拓展刊物外延,创办《湖南年鉴·文献与人物》,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搞好资料征集和稿件报送工作,插好常德自己的责任田。
三、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的主要措施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的召开,为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批示、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更是我们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地方志会议精神,关键是要&“学全、悟透、用活&”,着力点是&“立足本职,突出主业&”。
1、稳步推进部门志书编修工作。部门志书编修工作是当前我市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到部署实施到经费保障,在全省绝无仅有,在全国鲜有先例。仅两办或政府办下发的文件就多达6个,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高达1600多万元。在此次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作经验交流时,常德市部门志书编修工作经验得到省方志委高度肯定,其他市州纷纷表示要来常德考察学习,全面启动、统筹部署区域内第二轮部门志书编修工作。
按照市政府整体安排,本轮部门志书编修工作分两个批次实施,6年之内全面完成。这次召开推进会,目的之一就是在前面3年多工作的基础上,再添一把柴,更上一层楼,并针对一些不好的苗头进行纠偏和引导。市方志办在今年3月与市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集中一个月时间,对部门志编修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督查。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的确还存在诸如进度不理想、质量不过关、程序不到位等问题,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出版的志书精品不多,次品不少。这次参加省里的分组讨论,大家也普遍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轮修志质量不及上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一种思想是把修志与本单位、本部门的某种特殊纪念活动相结合,&“为献礼赶急出书&”。还有一种思想是把修志视为完成任务,&“为交差凑合出书&”。实践证明,在这两种思想主导下修成的志书都是不合格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已经出版的7部志书中质量高的寥寥无几的原因所在。所以,今天的推进会,务必要解决这一痼疾。一定要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把好资料关、初稿关、评审关和出版关。方法很简单,就是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内部审查,反复进行修改。可想而知,政府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修志,如果修成的志书经不起检验,甚至贻害后人,难道不是极大的浪费吗?
为了保证志书年鉴编纂质量,省方志委制定了分期分类培训计划,准备举办志办主任、志书编修、年鉴编纂三期培训班。市方志办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时,各区县(市)都提出了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的建议,说明大家都认识到质量是硬道理,培训是好办法。所以,我们在组织大家一期不落参加省里培训的同时,将尽快制定全市志鉴编纂业务培训计划,还要通过召开分片联席会议、开展业务比武等多种形式,使我们的志书年鉴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有一次质的飞跃。
2、持续开展旧志整理点校工作。我市旧志整理工作一直居于全省前列,2005年曾经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旧志整理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题为&“利用旧志资源达到三促进&”的发言,受到中指组高度评价。2007年,以地方法规形式颁布《常德市旧志整理工作细则》,是全国地级市第一家。到目前为止,全市市、县两级共整理点校府(州)志、县志12部计700多万字,实现了境内历史&“时间上的古今衔接&”和&“空间上的沅澧整合&”,建成了市、县两个层级序列成果。在这次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上,旧志整理工作经验也是常德市向大会介绍的两大亮点之一。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审议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计划纲要(2014-2020)》(草案),王伟光组长也反复强调要谋划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市里已连续两次编制《史志工作五年规划》,并经市政府办转发。我们要求各区县(市)在会议之后,立即着手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志工作规划纲要》,一并向党委、政府汇报,作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之一。《纲要》要将旧志整理工作纳入统筹规划,要站在自觉担当&“维护中华文化国家安全&”使命的高度谋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旧志整理工作的目标是要实现区域内旧志遗存的全覆盖,重点是点校《武陵县志》。该项目将采取市、区课题协作的方式实施。
3、乘势做好年鉴编纂工作。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年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年鉴工作当作地方志基础性工作来抓,在面上进一步推开年鉴编修工作,扩大年鉴工作覆盖率,确保2020年实现市县两级年鉴全覆盖。我市年鉴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和机制。《常德年鉴》是全省唯一全彩印刷的市州年鉴,已经进入全国市级综合年鉴第一方阵。
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年鉴工作要选准切入点。一是扩面,所有区县(市)都要实行一年一鉴,连续出版。二是提质,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栏目设置和编纂方法,建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年鉴品牌。三是编用,要开门办年鉴,多纳入实用、便民、资政、存史的资讯,要抓好年鉴利用工作,积极参与年鉴成果交流评比,扩大年鉴影响力。今年,我市要开展首届县级年鉴质量评比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大年鉴编纂工作力度,提高县级年鉴编纂质量。评比活动方案已经下发,希望各区县(市)认真做好评比准备工作。
4、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地方志系统扩大机构影响、开发利用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市委提出了&“数字常德&”的发展战略,加快史志信息化建设,搭建夯实史志宣传教育平台,与这一战略高度契合。全市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总的目标是:以大数据为支撑,建设无限扩容的市情、县情资料数据库,研发地方志系统专业软件,在此基础上,建成市、县两级地方志信息化网络。重点是:消灭建网空白县,搞好已建网站提质扩容更新,配备网站建设维护专业专职人员。
5、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事业兴旺发达,要靠人才支撑。而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却是全市地方志队伍目前最大的短板,尤其是方志编纂专业人才和方志理论研究专业人才更是面临断档掉链的危险。省方志委把今年定为&“队伍建设年&”,大力加强全省地方志系统队伍建设。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史志部门&“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推动全市史志部门&“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具体来讲,就是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锻造一支政治上信得过,操守上看得起,业务上过得硬的方志工作队伍。首先是政治信仰上要强调&“忠诚第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其次是道德修养上要强调律己第一,爱岗位尽心履职,爱同志坦诚相交。最后是业务素质上要强调学习第一,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职责,一种生活常态,通过学习练好独当一面的本领,通过学习造就&“能说、能写、能干&”的人才。
对于中指组、省方志委推优评先的部署安排,市、县两级要高度自信,要当仁不让,要舍我其谁,认真总结工作,精心准备材料,充分展示成果,力争取得像2012年优秀志书成果评比一样辉煌的成绩。
同志们,机遇弥足珍贵,事业方兴未艾,全市地方志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全省市州志办主任会议和此次会议精神,坚持依法修志,坚持修志为用,开启地方志工作新的一页,为&“新常德、新创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