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详细内容

精益求精修党志资治存史育后人

发布时间:2014-06-04 信息来源:市委办 浏览次数: 【字体:

精益求精修党志资治存史育后人

中共常德市委办公室

2014528日)

  《中国共产党常德市委员会志》(以下简称《共产党志》)涉及承修单位20个,入志内容的时间跨度22年。编修工作始于2011 8月,整个编修划分为动员编目、资料搜集、撰写初稿、统稿总纂、初稿审查、修改完善、评审定稿、印刷出版等8个阶段进行,今年3月成书出版,全书共60多万字。在2年多的编修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求真求实、横排竖写、述而不论的修志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编修,按要求完成了修志任务。回顾这段历程,总结这项工作,我们有三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但不一定科学也不一定全面,还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修好志书,要精确抓住重点

  《共产党志》承修单位多,工作环节多,涉及内容广,时间跨度长。编好这部志难度非常大、要求非常高、标准非常严。我们通过精确把握三个重点,确保了整部志书编修工作的整体正常、高效推进。一是科学定调。即科学编制志书篇目。篇目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是编写志稿的提纲,是志书编修的施工蓝图。我们广泛参考、借鉴各方面信息,先行拿出篇目初稿,交各承修单位征求意见,再综合各承修单位意见后送市方志办审核,最后将篇目定稿分发至各承修单位。篇目即纲,纲举目张,成熟、科学的篇目为各承修单位明确了撰写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分解了修志任务,各承修单位据此按部就班各负其责,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志书的编修进度。二是广泛选材。即广泛收集原始资料素材。修志不是文学创作,志书的根本属性就是资料性,资料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志书质量的高低。在这个过程中,各承修单位按照&“全面、系统、严谨、朴实、科学&”的要求,翻箱倒柜,深觅细寻,到市档案馆查,上互联网搜,找老同志问,有的单位甚至还开展有奖征集,穷尽一切办法做到了不遗不漏。编修办仅支付市档案馆的资料复印费就近万元。资料收集后,我们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去粗取精,按既定篇目分门别类,确保随手可取随时可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提神聚力。在长达2年多的编修时间内,为调动热情,保持激情,编修办开展了优稿评选,部分单位开展了有奖征集等活动。市委办、市委编委办等单位采取内部分工的措施,根据篇目大纲把任务分解到各科室,明确完成的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众人修志。通过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化解疲沓浮躁情绪和沉重工作压力,始终保持了昂扬的精神状态。

  二、修好志书,要精准把握核心

  我们的理解,撰写及修改是修志的核心工作,它决定着整个编修工程的成败。为确保《共产党志》既符合志书标准要求,又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打造一部熠熠生辉的志书,我们在保证质量上狠下功夫,做到尽可能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一是进行业务指导减少问题。《共产党志》编修办分别在动员阶段、撰写初稿阶段组织各承修单位主笔人员进行了2次集中业务培训,并从已出版的高质量志书中选取部分章节复印作为范本,供主笔人员撰写时参考。同时,编修办3位老专家包干负责,深入各自所联系的单位精心指导,现场解疑释惑,保证了各单位主笔人员少走甚至不走弯路。二是开展点评审查寻找问题。一部好的志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整部《共产党志》前后共经历了大大小小8次点评审查,即承修单位自审、承修单位互评、编修办审查、领导小组审查、市领导审查、保密审查、市方志办评审、出版社审查。通过这些点评审查和众人把关,寻找问题,征求意见。初步统计,共收集意见建议达200多条。其中李挚、武吉海、曹儒国等领导,王春阳等老同志以及市国家保密局、方志出版社等单位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为我们修改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三是客观严谨修改解决问题。既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所征求到的意见,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地甄别所征求到的意见,严格把关,在吸纳取舍中做到不受感情深浅所左右、不被个人好恶所影响,不虚美、不隐恶,反复推敲解决资料、文字、数据等方面硬伤,保证了《共产党志》真实客观的面貌和资治存史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修好志书,要精心争取保障

  《共产党志》编修涉及到党委系统各个工作部门,穿越了党务工作的历史和现在。按要求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各项强有力的保障。我们通过采取召开高规格动员大会明确要求,适时开展督促检查给予压力,向各承修单位相关领导汇报情况争取支持等办法,精心营造了良好的修志工作环境。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保障。成立了以市委常务副秘书长任组长、相关市委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各承修单位分管负责人任成员的编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个修志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经常深入承修单位调研督促,及时研究解决编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强的领导力增强了工作推动力。二是强化了工作力量保障。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并鉴于修志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各承修单位均安排具有较强敬业精神、一定协调能力、深厚文字功底并熟悉本部门工作的同志从事编修工作,绝大多数单位中途没有更换修志人员,从而保证了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强化了修志经费保障。整部《共产党志》所需编修经费,根据基本系数和成书后单位分志的多少分解。各单位克服困难积极筹措,在第一时间予以了确保。我们没有因为经费问题影响修志进度和志书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