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编纂工作情况介绍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编纂工作情况介绍
常德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刘李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在各级领导的贴心关怀和省方志委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全市各区县(市)、各乡镇(街道)的积极参与下,《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终于编纂完成,接受各位的评审。下面,我向大家简要汇报《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的编纂工作情况。
一、成书经过——市县联动,精益求精
2014年5月,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召开乡镇简志编纂工作会议,启动《湖南乡镇简志》编修工作。常德市方志办高度重视、迅速传达、立即启动《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的编修工作。《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编修工作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市方志办负责编纂统筹、协调等工作;市财政为《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编修工作拨出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2015年3月,常德市方志办召开全市史志办主任会议,全面铺开《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及县级乡镇简志的编修工作。3月16日,市政府以常政办函〔2015〕15号文转发市方志办《〈湖南乡镇(街道)简志•常德市卷〉编纂工作方案》。为落实省、市方志部门关于编修乡镇简志的任务,各区县(市)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撰修班子,搜集资料,开始区县(市)乡镇简志的撰修工作,常德市乡镇简志的编修工作全力推进。
为了尽快完成志书编纂工作,市方志办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督促工作进度;市志办工作人员下到各区县(市),指导区县(市)乡镇简志编修,举办业务培训班,提高乡镇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2016年2月,部分区县(市)完成资料搜集工作,撰写出了初稿。为确保志书质量,市方志办采取以评代训的形式,先后召开《津市市乡镇简志》和《武陵区乡镇简志》评审会,请有多年修志经验的修志专家对两部初稿进行评审,对区县(市)乡镇修志人员进行培训。
两次评审会后,各区县(市)乡镇简志编修工作进度加快。2016年3月,大部分区县(市)完成乡镇简志初稿。
为确保质量,常德市方志办特聘请两位退休的老专家担任市卷本总纂,既编纂稿件,又负责县卷本的审核。实行“一岗双责”,明确各区县(市)方志办既要编纂好本县的乡镇简志,又要为市卷本提供初稿。
为确保进度,制定任务落实路线图。将整个编纂进程细化量化,分解为9个步骤,责任到人,进度到月。《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编辑部落实任务的具体方法是:边催稿,边总纂;边总纂,边修改;边修改,边审查;抢抓初稿,精编二稿,严审定稿。
经过市县两级修志人员上上下下几易其稿,《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终于于2017年5月完成送审稿的编纂工作。
二、志书结构——分篇设节,架构明晰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采用篇、章、节、目体,按县、区(市)设篇,每个县、区(市)设一篇,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洞庭管理区、西湖管理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等市直五区为一篇,全书共10篇;篇下以乡、镇、街道设章,全书共25章;章下分节记述各个乡、镇(场)、街道、开发区(高新区)的情况,每个乡、镇(场)、街道、开发区(高新区)为一节,全书共240节;节下的目按省方志委《〈湖南乡镇简志〉篇目基本模式》设置,分为概况、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地情五部分。目下子目、细目根据各乡、镇(场)、街道、开发区(高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
书中设有凡例、附录、后记,其中凡例和后记各有两篇,一为《湖南乡镇简志》凡例、后记,一为《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凡例、后记;附录中收录了《湖南乡镇简志》统一收录的湖南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法律、法规。
全书配有湖南省行政区划略图、常德市行政区划图,每个县、区(市)各配一张行政区划图,全书有地图11幅;同时为了使志书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基本上每个乡镇、街道、农场配有一张随文图片,全书有随文图234幅;分上、下两册,共约160万字。
三、编纂探讨——坚持志体,突出特色
编写乡镇(街道)简志是一件全新的工作,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东西。在编辑《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的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研讨会,认真学习《〈湖南乡镇简志〉编纂方案》,同时针对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方法、志书篇目、记述内容、写作要点展开讨论。
经过讨论和实践,我们认识到,要把乡镇简志编修好,必须要广泛收集资料,撰写中要坚守志书体例,突出地方特点,写好人物活动。
具体来说,在编写《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调动乡镇修志积极性,全力收集资料。
资料是志书的生命。一部志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料。要想把乡镇简志编纂成一部高质量的志书,必须要搞好资料搜集工作。而乡镇简志的资料搜集又不同于县(市)综合志资料的搜集,乡镇简志的资料搜集要比县(市)综合志资料搜集困难。其原因一是乡镇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县(市)频繁,库存档案资料少;二是乡镇工作头绪多,工作人员担负着大量的工作,很难抽出时间为乡镇志书的编修搜集资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与各区县(市)志办同志一道,深入到乡镇,向他们宣传编修乡镇简志的重要意义,对乡镇在资料搜集、撰写初稿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工作,大部分乡镇领导认识到,这次编修乡镇简志,就是对乡镇资料的抢救。2015年,全省启动乡镇区划调整改革,调整改革后,我市的乡镇将由原来的204个,减少到130个左右,如果不抓紧时间抢修乡镇志,很多资料可能就因乡镇的调整而散失。认识提高后,很多乡镇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乡镇简志编修,安排专人为乡镇简志搜集资料、撰写初稿。
2.遵循志书编纂基本原则,精心拟写篇目。
篇目是志书的框架结构,成书后是志书的目录。现代方志学家李泰棻在《方志学》中说:“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体例之于方志,如栋梁之于房屋”。通过第一轮志书的编修,人们对志书篇目的设计基本趋于统一,志书篇目设计基本采用纲目体和章节体。为了使《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的篇目既符合志书篇目设置的一般要求,又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便于查阅。《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采用篇章节目体,每个区县(市)为一篇,区县(市)以下按乡、镇(街道)设章,即一章乡、一章镇,有的则是一章乡、一章街道;章以下按乡、镇、街道、开发区、高新区、农场(所)等为单位设节,每一个单位为一节;节下目按省里的统一模式设置。由于整个篇目是以政区为纲,阅读起来十分便捷,检索起来也十分方便。
为了使读者能从宏观上了解每个区县(市)的情况,在每篇篇首设有概况,概略地介绍区县(市)的建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每篇的末尾,设有“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表”,让读者了解2015年本区县(市)乡镇区划调整的情况。
3.坚持以人为本,记述中突出人物活动。
根据省方志委的统一要求,本轮乡镇简志不设人物录、人物简介、人物表等体裁。但一地的社会发展又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因事系人的方法记述人物。书中因事记述的人物既有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先驱,也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普通劳动者;既有领导、也有科技工作者、各种能工巧匠和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如汉寿县文蔚乡,就记述了进行人工饲养甲鱼实验获得成功并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奖的下放知青游洪涛;创办中南5省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促进生猪养殖发展的聂家桥乡村民周小文。周文庙乡曾昭林引进小蚌繁殖技术,使周文庙乡逐步发展成为“珍珠之乡”,对他的事迹,书中也做了记载。对这些人物的记述,都是人随事出,以事系人,既突出了人物活动,又写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志书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可读性。
四、下步打算——认真修改,质量优先
编写乡镇简志,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评审会后,常德市方志办将按创名品佳志的标准,认真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强化专家评审,抓好问题梳理。充分珍惜今天评审会提出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分门别类、逐一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在下一步的修改过程中,认真分析、结合实际、逐步完善。
第二,强化主编责任,抓好总纂把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评审会的召开,只是志书编修的一个环节,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加强力量,做好志稿的修改、完善工作,做好出版、印刷工作。
第三,强化质量保证,抓好修改校对。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做好出版前每一环节的工作。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常德市乡镇简志的编修工作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从人员配备、条件支持、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倾斜,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直得到省方志委的关注和指导,组织领导一丝不苟,业务指导不厌其烦,保证了此项工作的稳步推进。编修工作更离不开总纂和编辑部一班人勠力同心的态度、脚踏实地的方法和宵衣旰食的干劲。在此,我谨代表市方志办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