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党史联络组踏访先烈足迹,追寻红色记忆
12月6日上午,汉寿县党史办组织部分党史联络组成员前往至该县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开展“踏访先烈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主题活动。
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该县军山铺镇祝家伦村王家伦组,在那里长眠着土地革命时期为汉寿、益阳、沅江而献身的革命烈士。活动中,联络组成员重温那段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感怀不已。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汉寿建设生态宜居大湖经济强县建设。
1931年11月,中国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32年10月洞庭特区委在汉寿军山铺沙子塘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汉(寿)、益(阳)、沅(江)联区工作委员会,同时建立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联区苏维埃政府由戴春生任主席、曾焕平任副主席。区工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同设沙子塘。
联区工委和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汉寿、益阳、沅江正式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联区工委在当地发展党的组织,扩充革命武装、建立基层政权、筹集活动经费、开展土地革命等。
1933年3月3日深夜,国民党政府益阳保安团30余人包围砂子塘,抓获在此开会的戴春生、郭玉明、吴文暄、龚以德、孙庭锡、周步青、郭玉和等党员骨干,先后被捕共产党员共20余人。3月14日,吴文暄、龚以德、孙庭锡、郭玉和、周步青、郭备山、杨子生、杨东好等8名共产党人一同被反动派押往砂子塘杀害。4月25日,戴春生、郭玉明在益阳城郊英勇就义。后来,敌人又捕杀向润生、吴新元、杨明山等3人。共有13位优秀共产党人为创建革命根据地献出宝贵生命。
时隔八十多年,革命开放,物阜民丰。抚今追昔,常怀先烈,中共汉寿县委、县人大作出决议,县政府拨出专款,县老促会精心策划,选址于依山临水,苍翠环抱的当年鏖战之地,建此纪念碑,以慰英灵。
雪峰胸峙,沅水长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精神万古长青。
供稿:汉寿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