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工业志(1988-2012)》评审意见(一)
根据常德市地方志编纂室的指示,我评审《常德市工业志》的前半部志稿。《常德市工业志》从2015年初开始编纂工作,到2017年12月完成评审稿,仅仅只用3年时间。这部《常德市工业志》洋洋洒洒近100万言,虽然所记工业发展历程不长,但内容极其丰富。拜读之后,总的感受是该专业志大的篇目框架比较符合逻辑,内容还算详实,语言也较简练,行文也还规范,尤其是时代特色鲜明、地方与专业特点突出。仅就我看的前半部分,编者基本做到了依时纵述、述而不论、反映规律、突出特点,已经成功地表现出了一部专业志稿的特有属性。
编者采用专业志的编纂方式,力求突出常德工业的鲜明特色。全志总共设十三篇,其中,有九篇是记述工业各主要行业的发展历程,其他四篇,也是写工业管理、工业体制改革等与工业行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可以说,编者是浓墨重彩地记述常德工业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九大行业集群。志者信史。志书引用的史料,是人们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所以,编者十分注重援引的史料丰富详实,真实可靠。编者采用记述体,较好地处理了著述与史料的关系,注意把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剪裁和制作,在确保史料真实的前提下,分门别类地进行记述,择取原始资料表述观点,以昭征信。
工业行业发展要素记述比较齐。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受资源、政策、投资、技术改造和创新、品牌质量等要素影响。编者在收集史料时,十分重视对这些影响工业发展要素的资料的采集,使志书的史料显得丰富而详实,也彰显了常德工业发展迅速的内涵和路径。
编者在《后记》中写到:“为达到准确、客观反映工业经济发展史实的要求,采用了图片述说、文字述说和数据述说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正是由于这一图文并茂的总纂方式,不仅赋予了志书的观赏美感,而且起到了边总纂边为之鼓舞、为之感动的律动效应。的确,编者在试图创新,以新面貌、新气象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创意很好,值得肯定,至于效果则另当别论。
评志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志稿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志稿的质量,使《常德市工业志》成为一部精品佳作。在此,我就拜读《常德市工业志》稿前半部分时感到的一些不足,提出一己之见,这些意见也不成熟,仅供编者在修改志稿时参考。为了便于编者看得更清楚些,我在《常德市工业志》稿上作了详细的修改和批注,说明修改的原因,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我就一些带有普遍性、原则性的问题,提出我的一孔之见。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篇目设计不科学,章节设置逻辑混乱,统属关系不当,有许多章下无节。二是资料缺失,大多数的章节没有写到志书下限,没有将产业现状交待清楚,每一个章节最后都要写到2012年,将所记产业的各要素的现状全部记述清楚。三是语言有些不规范,篇下的一段无标题文字,都是说明文体,阐述编者的记述意图、范围、方法等,均与应该记述的工业行业发展无关。志者记也,志书应该用记述体。四是有多处越界记述,直接写常德以外的事情,没有作角度转换的技术处理。五是全志没有遵循“因事系人”原则,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影响了志书的可读性。
下面,针对各部分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我的修改建议。
一、序与凡例
一部书的几个序,不应该分《总序》与《序一》,只有丛书才有这样的安排。建议:改为《序一》《序二》。《凡例》语言不精炼,有些说明不需要,应该有的说明又没有,比如修志的指导思想、遵循的修志原则、采取的记述方式等都没有写。建议:比照常德市相关志书的凡例重写。
二、彩页
照片比较模糊,文字说明要素不全,表达意思不清晰、不完整、不严谨、不准确,口语化、随意性问题十分突出。编排杂乱无章,个别照片已经超出志书上限1988年。企业广告式的照片多。
建议:照片按工业产业来编排,主要是将各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产品的照片编排在彩页中。文字说明要准确表明照片内容,应该写清楚时间、企业全称、产品名称。产业照片编完之后,再编排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区的照片。这部分照片尽量用园区的全景照,才能显示出气势。将企业广告式的照片与文字,要全部删掉。
三、目录
篇目是全志的框架、大纲,它确定全志怎么写、写什么。篇目设计科学,才能达到纲举目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者应该按专业志的性质、范围、体例和行业的特点,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列章节,力求史实无遗、归并得当、排列有序、纲举目张;应该做到符合志体,分门别类,级级统属,纵横结合,时类并举,先横后纵,以横为主;应该做到归属得当,以类系事,逐级统属,横为并列关系,纵为统领关系;应该做到标题简明,概括全文而无遗漏,概念明确而无歧义,使人望题知意;应该做到排列有序,篇目有章有序、有条不紊,或以因果关系排列,或以主次地位排列,或以先后次序排列,便于读者理其端绪、寻其始末、究其因果、识其规律。而《常德市工业志》的篇目,与这些原则或要求对照,问题就显现出来了:纵不是统属关系,横不是并列关系,归并不当,类别遗漏,标题有歧义,排列无规律等。
建议:编者加强修志业务知识学习,认真梳理资料,重新调整篇目。我拟定了一个篇目,请编者参考:
目 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工业资源
第一章 农产品资源(只写各农产品的产量,不要写加工)
第一节粮食
第二节棉花
第三节油菜
第四节水产品
第五节其他农产品(如畜牧水果蔬菜等)
第二章矿产资源(在资源篇下,只能写储量,不能写开采和冶炼,)
第一节非金属矿藏(细分就列目,可以根据资料列建材、化工、冶金辅料等目)
第二节金属矿藏(列黑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等目)
第三章能源资源
第一节水资源
第二节煤炭资源
(是否加写人力资源章,分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两节,编者可考虑)
第二篇 烟草产业
第一章烟叶种植和复烤
第一节种植
第二节复烤
第二章卷烟生产
第一节品牌产量(将几大品牌列目,产量写入各品牌之中)
第二节工艺技术(依时纵写工艺技术变化即可)
第三章卷烟配套经营
第一节生产辅料配套
第二节烟草生产多种经营
第四章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
第一节生产管理
第二节市场营销
(删除企业介绍与先进单位个人,以因事系人方式,将人写入相关节目之中)
第三篇 电力产业
第一章火力发电
第一节国家大型火电
第二节地方小火电
第三节企业自备火电
第四节在建火电
第二章水力发电
第一节大型水电站
第二节小水电站(将退运小水电写入此节,只要写清楚什么时候建,什么时候退运)
第三节在建水电站
第三章电网建设
第一节变电站
第二节输电线路
第四章电力管理
第一节供电管理(电力销售量一定要写清楚)
第二节电网维护(将农网改造写入此节)
第四篇 材料产业
第一章铝锭和铝材
第一节铝锭(不能用企业名作标题,在文章中着重企业)
第二节铝材
第二章新材料
第一节新能源材料
第二节纳米材料
第三节高分子材料
第四节其他新材料
第三章建筑材料
第一节水泥
第二节砖瓦
第三节陶瓷
第四节石膏制品
第五节竹木制品
第五篇 机械制造产业
第一章通用机械
第一节通用压缩机
第二节零部件
第二章专用设备
第一节烟草机械
第二节纺织机械
第三节建筑机械
第三章交通运输设备
第一节汽车
第二节船舶
第四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第一节电气机械
第二节器材制造
第六篇 电子信息产业
第一章电子产业
第一节电子元器件
第二节电子新材
第三节电线电缆
第四节消费类电子
第二章信息产业
第一节通信
第二节信息化推广
第七篇 纺织产业
第一章棉麻纺织和印染
第一节棉纺织和印染
第二节麻纺织
第二章化纤纺织
第一节丙纶
第二节涤纶
第三节聚乙烯
第三章服装鞋帽
第一节服装
第二节鞋帽
第八篇 食品产业
第一章农副产品加工
第一节粮食加工
第二节食用油加工
第三节畜产品加工
第四节水产品加工
第五节饲料加工
第二章食品制造
第一节糕点饼干
第二节制糖和糖果
第三节罐头
第四节调味品(味精、酱油、醋)
第五节食品添加剂
第三章饮料制造
第一节白酒
第二节啤酒
第三节酒精
第四节乳制品
第五节制茶
第九篇 林纸产业
第一章机制纸
第一节包装纸
第二节胶版纸
第二章纸品和印刷
第一节纸品
第二节印刷包装
第十篇 医药化工产业
第一章医药生产
第一节化学药
第二节中成药和饮片
第二章制盐
第一节工业盐
第二节食用盐
第三节芒硝
第三章化工
第一节烧碱
第二节油漆
第三节化肥
第四节其他化工
第十一篇 工业经济管理
第一章管理机构
第一节机构沿革
第二节直属机构设置
第二章运行调度
第一节生产运行调度
第二节生产要素调度
第三节扭亏增盈
第三章项目投资管理
第一节项目投资引导
第二节项目投资督导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
第一节质量品牌管理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节节能降耗管理
第五章新型工业化推进
第一节政策战略方针
第二节两化融合
第三节优化发展环境
第四节服务企业
第六章工业园区建设
(一个工业园区设为一节,共设十一节)
第十二篇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章企业改革
第一节承包制与三项制度改革
第二节结构调整
第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章企业改制
第一节企业产权置换
第二节职工劳动关系置换
附 录
1.工业经济数据库
2.选择有存史价值的文件(推进工业发展、改革、改制的文件和报告)
是否加写矿藏开采篇,写煤矿、石膏矿、金属冶炼开采等等,请编者考虑。
四、概述
概述是全志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夹述夹议,但不设章节,也不设小标题,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建议:删去节的设置和标题。不用第一人称“我市”,改为第三人称“常德市”。不用模糊数据概念“几家、一大批”等,用具体数据。语言应该多加锤炼,夹述夹议,写出常德工业经济迭宕起伏、克难奋进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发展路径和规律,总结经验及教训。
五、资源篇
这个标题外延太大了,作为工业志只需要记述与工业生产有关系的资源即可,与工业生产无关系的资源也没有必要去写,我们写的不是《资源志》。建议:改为工业资源篇,篇目重新设置(详见上面的目录)。内容按新的篇目设置作调整,并补充史料,让其丰满详实(可在其他志书中找史料,如农业志,资源志等)。记述中只写史事,不要作议论和评价。在工业资源篇中,只能写农产品的产量和矿藏的储量,决不能写开采活动和开采企业,应该删除煤矿企业的有关记述,可另外加写一篇,取名矿藏开采,专写磷矿、煤矿、石膏矿、金属冶炼等企业开采。
六、烟草产业篇
主要问题有:无标题序空话多,每节均没有写到志书下限2012年,现状不清楚。建议:删除无标题序,按我拟定的篇目调整(见上面目录),补充史料写到2012年,交待清楚产品生产现状。将几大品牌列为目,产量写入各品牌之中,删除《企业介绍与先进单位个人介绍》,以因事系人方式,将人写入相关节目之中。
七、电力产业篇
篇下无标题小序,全是总结性语言,与正文内容也是重复,建议删除。统计表标题不规范,应改为:常德市2012年各类电厂(水电站)统计表。在此篇中,许多章节没有写至志书下限,请补充史料,记清楚行业发展的现状。在节下只记一目内容,就不要设目了,在节下直接记述就行了。第四章,章下无节,这显然不行,应该“以事分类”,设节记述。请按我拟定的篇目改写。
八、新材料产业篇
这篇内容中,许多不属新材料,第二章的标题又是新材料,篇与章的标题重复,也就是父子是一个人,逻辑关系混乱了。鉴于此,将篇的标题建议改为材料产业,既记传统材料,也记新材料。删除篇下无标题小序。第一章,要严格遵守“依时纵述”的修志原则,记述史事,有变化则记,无变化则不记,时间上切忌颠三倒四,更不需要去记述和评价全国形势。第二章新材料,要准确把握新材料概念,将记述的非新材料企业剔除。第三章中,删除资源条件节,因为第一篇就是工业资源,这里就不应该重复。建材章整个像总结,从标题到内容,都不合志体,问题出在节的设置上,建议:严格按照我拟定的篇目改写,全章分为五节,第一节水泥、第二节砖瓦、第三节陶瓷、第四节石膏制品、第五节竹木制品,其他的品牌、个人获奖、企业名称、代表人物等全部写到相关的节中。国家政策文件、部门单位职责等这不是要入志的内容,建议全部删除。
九、装备制造产业篇
一是篇目设置问题,二是没有写至下限问题,三是以企业名称作章节标题。请按这个篇目调整内容:第五篇 机械制造产业,第一章通用机械,第一节通用压缩机,第二节零部件;第二章专用设备,第一节烟草机械,第二节纺织机械,第三节建筑机械;第三章交通运输设备,第一节汽车,第二节船舶;第四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第一节电气机械,第二节器材制造。补充资料写到下限2012年。
十、电子信息产业篇
一是篇下无标题小序说明文体问题,二是篇目设置逻辑混乱问题,三是标题问题。建议:删除篇下无标题小序,重新设置篇目,调整内容。第六篇 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章电子产业,第一节电子元器件,第二节电子新材,第三节电线电缆,第四节消费类电子;第二章信息产业,第一节通信,第二节信息化推广。
十一、纺织产业篇
须要调整篇目和内容,删除有关节中的分析文字。写到志书下限2012年。第七篇 纺织产业,第一章棉麻纺织和印染,第一节棉纺织和印染,第二节麻纺织;第二章化纤纺织,第一节丙纶,第二节涤纶,第三节聚乙烯;第三章服装鞋帽,第一节服装,第二节鞋帽。
十二、食品产业篇
一是章下无节的问题,节名与篇名重复冲突问题,名录独立成章问题。建议调整篇目和内容。第八篇 食品产业,第一章农副产品加工,第一节粮食加工,第二节食用油加工,第三节畜产品加工,第四节水产品加工,第五节饲料加工;第二章食品制造,第一节糕点饼干,第二节制糖和糖果,第三节罐头,第四节调味品(味精、酱油、醋),第五节食品添加剂;第三章饮料制造,第一节白酒,第二节啤酒,第三节酒精,第四节乳制品,第五节制茶。把产品品牌名录、企业名录两章内容,调整到相关章节中记述,不作单独的章。
(常德市地方志评审委员会 向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