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评审意见(二)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临澧篇审读意见
----兼谈对武陵等区县(市)志稿的意见
临澧县史志办
精读《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稿)临澧篇、浏览武陵篇之后,深感编纂该志书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面对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记述内容多等实际困难,编纂者坚持志书原则标准,做到思想观点正确、结构安排合理、体例完善规范、史料准确详实,体现了较高水准,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值得点赞。从打造精品、提高质量的角度出发,本审读意见旨在挑刺,以谈该志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主,纯属个人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包涵指正。
一、结构上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条目不统一的问题。在概况、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地情五大板块中,唯有经济板块设有“综述”,而且有的乡镇又没有(武陵部分乡镇街道)。从章节体看,一般只在篇、章、节的下面设“综述”条目,没有在目下在设“综述”;从纲目体看,一般在纲下设“综述”目,目直接记述事件;从记述方式看,综述应该是高度概括、提纲挈领,体现事件的概况全貌,但有的很详细,不是综述,而是详述,头重脚轻,很不得体。考虑到“经济”板块很重要,综述一下也有必要,建议以无题综述的形式,而且要高度精简概括。二是老子儿子一般大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旅游业等与工业、商贸服务业同等摆放。应该是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在同一层次,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由农业统领,旅游业由商贸服务业统领。这种情况在“基础设施”板块中也有类似问题。
二、内容上还存在不得当的问题
一是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如武陵区的芙蓉街道,写自己的工业仅60多字,写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常德卷烟厂、湖南华南光电集团却长篇大论,从建立到2015年,位置、规模、技术、产值、利税等一应俱全。应该把本街道的经济发展写详细、把经济发展中的大事写清楚,不应本末倒置,把与之关联不大的写得那么透彻。还有的细枝末节写得很多,没有把握住一个“简”字,如临澧太浮写发展烟叶,“1996年起,太浮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烟叶生产……。1996年种植400亩,由于技术指导和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失败。1997年,政府从河南、宁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继续鼓励农户开发烤烟生产……喜获丰收。2001年以后,随着……,种烟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全镇种植烤烟3000亩……”,极为啰嗦。二是内容有缺失。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板块中,有相当部分条目的记述内容不能反映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现状,有的有始无终,有的无头有尾,有的则去两头留中间,选择其中个别年份进行记述,随意取舍,内容极不完整。这种情况在各区县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它板块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的仅写到1995年就戛然而止,后面还有10多年呢。三是史料不准确。部分史料与事实不符,甚至有原则性错误。如临澧太浮的“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条目,记述内容为“1928年,湘鄂西苏区工农起义,在纵横200余里的太浮山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反帝反封的斗争。”仅这样简单的两句话,就有多处错误,应该是:1928年,石门南乡及临澧西部等地区相继举行武装起义和暴动,形成以太浮山为中心、纵横200余里的割据区,开展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斗争,成为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p1447面,旅游业2008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发展大建设后的2014年,旅游业收入200万元,这就很有问题。其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三、在文体上还存在不得体的问题
文体、文风、文字与志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不精炼,啰啰嗦嗦,描述性、修饰性语言过多,不得要领。如临澧烽火的“道水发生特大洪灾,烽火大堤经受住了考验”等。二是口语化,如“完成了”“做到了”等……了,好像没有一个“了”就不得了,还有“大搞”“大办”“至此”等等,很随性。三是不确切,如写产值、税收等总要用“完成”,应该是“实现”,等等。四是条文式,如临澧各乡镇的概况板块、武陵部分板块,一句一段,依次排列,完全不是志书的记述风格。五是总结报告性语言多,如“突出”“注重”“强力推进”“坚持”“进一步”等等,很生硬。
总之,瑕不掩瑜,该志书整体质量较高,相信经过打磨和修改完善,一定是一部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