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以史铸魂>志鉴编纂>详细内容

《常德市发展改革志(1988—2010)》评审意见(三)

发布时间:2018-11-22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办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市发展改革志(1988-2010)》修志工作者历时数年,经广泛采集资料,多方征询考证,细心编选,数易其稿,终于编成这部专业志书,值得祝贺!我有幸拜读该部志稿彩页、概述、大事记、五至六篇、人物和附录,参加此次评审会,感到十分高兴。总的印象是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特色突出,体例完备,语言精练,全志洋洋洒洒近100万字,用大量史料展现常德发改人23年间的艰苦创业,回眸常德发展改革23年间的成功与收获,见证常德发展改革23年间的硕果与辉煌。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三大功能,都在志稿中得到具体体现。

一、观点正确,主题鲜明

志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存真求实,全面展现了二十多年来常德市发展改革事业取得的成就,客观记述了常德发展改革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扎实开展各项改革,编制与执行五个五年计划(规划),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实施,开展全市开放型经济建设与对口支援,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内容翔实,特色突出

    志书所以能存世,它的生命就在于资料。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只有各个门类的资料翔实完备,准确无误,才能增加志书存史价值,增强志书的可读性、科学性和学术品位性。志稿在资料录用上,一是坚持了纵不断线的原则。每项事业既记述了源头,又记述了事物发展关键节点的转折,将事物发展的脉络、起伏、变化用史料、数据串联一起,渲染出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志稿既有面上发展改革综合情况的记述,也有个别点上发展改革情况的介绍。二是突出重点彰显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如常德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五个五年计划的执行、一系列标志性的重大项目的建成、对口援助西藏隆子县、湖南古丈县、国家卫生城市等金字招牌的获得,彰显了常德市发展改革事业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的地位,这些成果都是对常德广大发展改革工作者付出辛勤劳动的最大褒奖。

三、体例完备,语言精炼

志稿述、记、志、传、图、表、录一应俱全,行文符合要求,较规范,名称运用、数字用法、行文注释基本符合编志行文通则的要求,文风严谨、朴实、简洁,语句通顺。以叙述语言叙事,不使用华丽辞藻,不堆砌。既朴实无华,又不觉枯燥乏味。志稿编者在志首精选31个彩页,志文中精选了几十幅图片,较充分地反映了各级领导对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展示了常德发展改革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全市发展改革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它与文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志稿中统计图、表亦真实地再现了志书相关内容,补充了文字记述之不足。志稿在计量单位、简化汉字的应用上符合国家统一标准。

    志稿的成功之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若从打造精品佳作来要求,这部志稿还有一些值得斟酌的地方。

一、志稿有些内容记述缺失,有的过于空洞,有待补充。第五篇第一章项目管理记述时间是从1999年开始,虽然全市稽察特派员制度是从1999年才建立,但项目管理这项工作不是从建立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后才开始进行的,1988-1998年这11年该项肯定是在进行的,全市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志稿应该有所交待,这种只字未提的处理办理肯定不妥,有必要补充完整。第五篇第一章第二节稽察工作写得过于笼统,该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查出了哪些问题,最后是如何整改的,志稿都应该有所交待。该章第一节管理办法占了全章三分之二的篇幅,而第二节稽察工作却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笔者认为志稿应该将记述重点放到稽察工作的开展上。

二、图片采用应该全面、准确。

志稿采用的大部分都是断限时间之外即2010年以后的图片,应该发动大家的力量,找当事人征集,进一步查阅馆藏资料,补征一些时间断限内1988-2010年的图片。志稿彩版绝大部分都是人物照片和部分奖牌,为了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这些年来我市发展改革事业的发展全貌,可考虑增加一些标志性项目的照片,如我市援助西藏隆子县、湖南古丈县修建的那些民生工程图片,我市这些年建成并产生较好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图片,有些图片还可采用新旧对比的方法体现该项事业的巨大发展成就。彩版的文字说明应该准确无误。P2第一幅图片会标是“热烈祝贺全省农村经济计划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图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又是“1997年4月12日,省计委在常德市芷园宾馆召开全省农村经济技术工作会议”,二者就不一致,说明文字的“经济技术工作会议”应修改为“经济计划工作会议”。彩版人物位置说明欠准确。P5第二幅图片、P8第一幅图片人物位置标明都欠准确,有待适当修改。志稿中的插图应该紧随文字,起到对文字的补充说明,不能把它与相应文字人为错开排列。P32第三行“3月,全省以工代赈工作会议在常德召开”,对应该大事条目的一幅图片却放到了“4月7日”大事条目后面,不符合图随文走的插图排列要求,有必要将该幅图片调整到大事条目“3月”的后面。P486第四段插入图片“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放到了2005年常德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记述中,而该项目是常德市2006年完成的重点项目,应该将该图片移到P487第三段2006年重点项目建设的记述文字中。志稿正文中还可考虑增加一些插图,活跃志书版面,吸引读者眼球,增强志书的可读性。

三、大事记有些内容记述不准、排序颠倒,有待修改调整。

P21第十一行“5月,市计委主任唐必清调任德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这个大事条目说明唐必清5月已调任德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但后面的“12月28日”大事条目又记载唐必清以计委主任身份在人大会上报告工作,那要么是编者将唐必清职务调整的情况弄错了,有必要修正过来,要么有必要在“5月”这个大事条目中交待清楚唐必清有一个职务是兼任。P38第六行大事条目“4月29日”、倒数第十一行大事条目“2月13日”记载的都是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同一次会议怎么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间,一个是2008年4月29日,另一个是2009年2月13日,不知错在哪里,编者有必要核实更正。P5第十二行“4月1日,全市放开石油成品油经营”。该条目放到了“5月”的大事条目后面,排序错了,应该将该条目调整到“4月8日”大事条目前面。P27“5月15日”的大事条目放到了“5月28-29日”大事条目的后面,排序颠倒了,有必要将“5月15日”的大事条目调整到“5月18-20日”大事条目的前面。同一月份内的大事条目没有写明具体日期的应该放在该月最后进行记载。P33第二行“3月,市政府印发《常德市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办法》”,该条目应该调整到该月的最后(即“3月31日”大事条目后)进行记载。P37第十二行“6月”的大事条目应该调整到该月的最后(即“6月20日”大事条目后)进行记载。相同月份、相同日期的大事条目,第一个标明具体月份、日期,紧随其后的条目时间用“同月”“同日”表示。P25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10月”,P32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12月”,有必要将第二个“10月”“12月”的大事条目时间调整为“同月”。P26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3月12日”,P32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10月10”,P33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4月17日”,P36有2个大事条目的时间为“6月5日”,有必要将第二个“3月12日”“10月10”“4月17日”“6月5日”调整为“同日”。

四、志稿应该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P521第三段第六行“农副土特产品是我市传统大宗出口商品”、P534第二段第八行“是此前我市历年利用外资总额的近三倍”,这两处地方的“我市”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不符合志书行文规范,应修改为第三人称“常德市”。这种第一人称的表述在志稿还有一些,编者有必要在统稿时将其一并修改过来。

五、时间表述应该规范统一。

志稿中年份、月份、日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编者在统稿时有必要进行规范统一。如P590倒数第一行“2001年至2004年”、P591第三段第一行“1995至1997年”这两种表述方式就不规范,应该分别修改为“2001-2004年”“1995-1997年”;又如P551倒数第二段第一行“1994年5月-10月”应修改为“1994年5-10月”;又如P39第十二行“8月10日-14日”应修改为“8月10-14日”,P563第二段第七行“4月26日至28日”应修改为“4月26-28日”。这种不规范的表述还有一些,我都在评审中一一修正过来了。

六、地名应该准确无误。

P572第19行“湖南省兴山县峡口镇”里面的“湖南省”应为“湖北省”,P570第一段倒数第一行“兴山县夹口镇20万元”里面的“夹口镇”应为“峡口镇”,P457第二段倒数第五行“蒋家咀排区”应修改为“蒋家嘴排区”。P487第四段第四行“汉寿仓儿总沅水大桥建设进展顺利”,这里的“汉寿仓儿总沅水大桥”应规范表述为“汉寿沅水大桥”,避免让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是汉寿另外修建的一座沅水大桥。

七、志稿中有些多余的字可考虑去掉。

志稿记述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在记述一项工作开展时,没有必要使用表示完成的时态助词“了”,志稿频繁使用的“了”字绝大部分都可以去掉。志稿中使用了不少表示总数的“共”字,绝大部分都可去掉。我已在评审稿中作了修改。

八、总结性、结论性的语言不符合志体语言记述规范,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P449第一段第一行“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P464第二段第一行“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P487倒数第四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种语言完全可以去掉,采用一些具体的数据、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予以反映。志稿照搬总结材料,采用总结性、结论性语言的地方还有一些,编者有必要在统稿时改换一下表述方式,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不规范的写法。

九、人物收录应该采用比较合理、统一的标准,不要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志稿记述的起始时间为1988年,人物简介“党组书记、主任”目中却从1993年的市计委主任、计工委书记向启国开始,1993年以前的“党组书记、主任”却没有收录,这种处理欠妥当,有必要将1988-1993年的“党组书记、主任”简介补充上去。人物简介中已退休人物有必要交待一下退休时间。人物简介中所记人物工作期间学习经历的交待是否用括号括起来,志稿应该统一,不能有的地方括起来了,有的地方又没有括起来。我倾向于不用括号的写法。

十、单位名称应该规范统一。

人物简介单位名称的表述有些地方就不规范、不统一,编者在统稿时有必要进一步核实修正,“市计委”“市发计委”“市发改委”分别对应三个不同时间段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如P31倒数第三行“1月17日,市计委主任梁宋模向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常德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2年计划(草案)》”,此件大事发生的年份是2002年,市计委在2001年12月就改称常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简称市发计委),所以该条目的“市计委主任梁宋模”应修改为“市发计委主任梁宋模”。

十一、志稿数字表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P524第三段第一行“1997年,招商引资外资到位突破一亿美元大关”,这里的中文数字“一亿”应修改为“1亿”。P535第二段第五行“大规模的招商会有两次”,这里的“两次”应修改为“2次”。

十二、志稿有些术语表述欠准确,有必要进行修改。

P549第五段第五行“S205省道”中的“S”就是“省道”的意思,再在后面加上“省道”二字就是多余,可修改为“S205”或“205省道”。P556第一段倒数第二行“临澧、德山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这里的“德山”表述欠准确,应该修改为“德山开发区”。“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后面不能带时间词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例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投票将于本月底截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后面还可根据统计的需要再延长时间。“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例如“截止到昨天”、“截止到某月某日”。P486第四行“截止年底”应该修改为“截止到年底”或“截至年底”。P529第三行及倒数第四行“截止12月底”应修改为“截止到12月底”或“截至12月底”。P548第五段第六行“截止2010年”应修改为“截止到2010年”或“截至2010年”。区(县、市)在志稿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表述,P554倒数第四行“居引资总额前3名的区、县市是”、P555第二段中间“各区、县市”“每个区、县市”、P558第四段第三行“各区县市主要领导”,编者在统稿应该将其统一,规范表述为“区(县、市)”。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之,暇不掩玉,只要编者仔细斟酌,认真修订,该部志稿就会成为专业志中的精品佳作。

 

常德市地方志评审委员会  方移洪

分享到: